琼·罗宾逊夫人(1903-1983)是经济学领域的女中豪杰。她30岁时就发表经典性著作《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一生写了约30本书、数百篇论文和数不清的评论。有作者说:“琼·罗宾逊是伟大而慷慨的老师,无论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使用这一术语:对无数经济学家(以及他的学生)而言,她的一生、她的著作都能给人以启迪和滋养,是主流经济学分析荒原中昭示生的希望的一片绿洲。”以苛评他人著称的熊彼特在上世纪40年代就说,琼·罗宾逊夫人是经济学领域中最受欢迎的人,她在这一领域的前进道路上处于领先位置。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认为,《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是开拓性著作,作者是一流的技术经济学家。更有甚者,199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抱怨说,琼·罗宾逊夫人应在首届(1969年)就获奖。
诡诞的事实引来人们的好奇,有人专文探讨琼·罗宾逊夫人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问题,给出的理由有四:毁灭性地批判一般均衡分析、不用新的数学技术、左派立场和女性经济学家的身份。这样的理由能部分地说明问题,但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根本的原因在于,琼·罗宾逊夫人在批判这一经济学的过程中揭穿老底,让主流经济学学科的自私性质被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弗里德曼说,经济学是和物理学化学一样的实证科学。这样的学科定性类如痴人说梦,但暗含之意很值得我们琢磨。既然经济学是这种性质的学科,那么,在研究经费、岗位设置、政策制定话语权和社会名望等资源的争夺战中就能以“科学帝国主义”的阵势压倒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把更多的实际利益拿到手。反观罗宾逊夫人,基于学术良知和专业素养说话,她与人合著的教科书《现代经济学导论》(1973年)开篇便说:“经济学说、分析和现代问题这三个题目,既可以作为同时开设的课程中的科目,也可以对它们进行连续的研究。”这样的主张让主流经济学圈子吃惊不小。首先,这是向亚当·斯密、李斯特和马克思研究传统的回归。此种传统强调,经济学是对经济生活智慧的探究,不是如何赚钱甚至套钱(如华尔街“金融天才”惯用)的技巧。其次,这是不顾主流经济学只能有用数学装备起来的理论不能有其它内容的“圣训”,让学生接触现实和历史。
罗宾逊夫人的主张由来已久。1962年出版的《经济哲学》一书通篇探讨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得出的结论不但不会被主流经济学圈子认可,而且会被认为是对这一学科及其强势地位的致命性威胁。
首先是经济学学科性质的事实认定。琼·罗宾逊夫人基于学术良知认为,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自然科学没有关系。“在形成意识形态的全部观念和看法中,那些涉及经济生活的观念和看法所起的作用很大,而一直以来,经济学本身(大学和夜校的课程以及重头文章的主题)就部分是各个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部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经济哲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经济学的一只脚是无法检验的假设,另一只脚是无法检验的口号,经济学只能一瘸一拐地前行。”(第28页)“经济学的本质就根植于民族主义之中。”(第135页)罗宾逊夫人的学术影响巨大,是英国剑桥学派的领军人物。以这样的影响和身份说话,主流经济学圈子千辛万苦编造出来的经济学科学神话遭到致命性威胁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本想为主流经济学成为科学(实际是被打扮为科学)助一臂之力的诺贝尔经济奖,怎么能授予这样一个“行规”破坏者呢?
其次是经济学学科定性的哲学逻辑。虽然主流经济学一再强硬地坚持经济学是科学的观点,但我们见不到任何经济学家拿出像样的理由支撑这一观点。这从一个特定角度证明,经济学确为意识形态。罗宾逊夫人基于学术良知而来的观点既老实又符合实际。“如果没有悄悄介入的道德评价,我们就不可能对一种制度进行描述。比如说,我们从制度外部对制度进行观察意味着这个制度不是唯一可能存在的制度,在对这一制度进行描述的时候,我们(大鸣大放地或默默地)将其与其他现实的或想象的制度进行比较。差异意味着选择,选择意味着评判。我们不能不作评判,我们的评判源自已经深深浸入我们的人生观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印在我们脑海中的伦理预设。”(第15-16页)如上看法基于哲学本体论的认知而来,使主流经济学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不管怎样,所有的经济学家照样都是人,所以不能使自己摆脱人的思维习惯”。(第67页)是啊,经济学家是人,其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人研究人怎么能和自然科学家研究石头或毛毛虫一样呢?这正是琼·罗宾逊夫人要告诉我们的常识性真理。如果主流经济学继续狡辩,琼·罗宾逊夫人还会有更强劲的哲学逻辑在等着它。主流经济学的逻辑前提是自私的经济人,在秉持这一点的同时又说自己是如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人性自私是全称判断,其中必然包括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研究人的经济行为时,自己的自私本性能清除干净吗?说能清除干净无异于说经济学家能抓住自己的头发飞天;说不能清除干净便不打自招地供认,自己在研究人的经济行为时自私本性照样存在且发挥作用。此种情况下说经济学是如物理学化学一样的实证科学,地球人能相信吗?琼·罗宾逊人的哲学逻辑把主流经济学逼入绝境。如果授予她诺贝尔经济学奖,就等于认可她有关学科性质的观点。此种情况下,主流经济学编造的经济学是科学的神话还有什么存在的正当性呢?怎么能在靠这一神话忽悠人的过程中获取利益呢?
最后是核心概念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清经济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琼·罗宾逊夫人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进行精梳细爬式的分析。分析的结果同样让主流经济学倒吸一口凉气。“效用是一个循环论证且无懈可击的形而上学概念”(第54页),“效用的重点是证明自由放任的正确性”(第61页),而“隐藏于自由放任之后的真相,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在通过推动贸易和生产来征服领土并移植制度,以帮助自己国家的公民获得优势……自由贸易学说本身,实际上就是一份英国国家利益的规划书”(第138页)。面对琼·罗宾逊夫人的论述,主流经济学肯定既气又恼且怕。在19世纪,李斯特揭穿老底的行为使主流经济学受伤不轻,最难以辩驳的证据是德国靠李斯特学说而由“担水劈柴的粗工”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到了20世纪又突然杀出一个琼·罗宾逊,真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鉴于这种情况,不管这个经济学领域的女中豪杰有多大的学术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不能授予她,她对主流经济学科学神话的维护和强势地位的保持威胁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