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目前远远未被满足”,“少儿出版大有可为之处”,这是一个怎样的书业机会——
“中国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目前远远未被满足”,“少儿出版大有可为之处”。在多个场合,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如此形容他眼中的书业机会。
2011年,中少总社迎来了三件喜事。一是乔迁新址,结束了分散办公,从胡同走向长安街;二是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去年9月28日正式开张,开门迎客。“今年暑期前,要把大世界商业模式逐步调整到位。”在李学谦看来,如果大世界仅仅是书店的话,就应该活不下去。电子商务平台对实体店的挑战不仅在物业成本和税收方面,更重要的是,带来零售模式革命性的变化——电子商务平台少了一个零售环节,既是中盘,也是零售,“假设在所有经营成本都一样的情况下,当当网以75折卖出的图书和地面店全价卖出的图书得到的利润是一样的。所以大世界不会成为以图书零售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书店”。尤让李学谦喜上眉梢的是,自中少总社2007年调整出版结构、整合出版资源、优化渠道结构以来,效果在两年后开始显现。从2009年始,中少总社每年以一个亿规模的码洋递增,利润与规模同步增长。尤其图书板块,连续两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增幅均达40%。数据显示,2011年,中少总社发行码洋为7亿3486万元;其中图书发行码洋达2亿6758万(不包括教辅),相比2010年增长7659万元,同比增长率为40%。
“过去,中少期刊强,每年报刊总印数大概在1亿册左右。但在去年,图书在整个发展中起的拉动作用是最大的,销售额增长的2/3是图书带来的,利润的增长,图书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样的增长是如何实现的呢?
从2007年开始,中少就在逐步调整出版结构。过去,中少的教辅品种在新书中占到60%左右,在动销品种中占到70%以上;一般图书中以引进版和名著改编为主,原创图书比例较少。到2009年,中少总社教辅新书一个书号都没有,也完全没有了合作出版,原创图书大幅提升。
优化渠道结构方面,中少社在新华、民营、网络和系统四个渠道方面发力。自2009年与当当网签订超级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根据网络发行的特点和需求为当当网定制适合其销售的图书,中少社网络销售业绩一路飙升。2008年,中少社在网络平台的销售额只有400万码洋,到2011年,这个数字提升至8000万码洋。在开发民营零售渠道方面,中少社亦有独特招数,如开发刊物渠道等。有些图书产品也通过大礼包的形式在邮局渠道发行。中少与地面店的沟通与合作也日益加强,如通过举办“2011年暑期童书创意营销大赛”,吸引全国近100家书店报名参赛,与2010年同期销售码洋相比,拉升了11%,在全国实体书店销售低迷的大背景下尤其难得。另外,不断加强和规范现有的系统采购、馆配、农家书屋等关系资源建设,提高发行的覆盖面,开拓新的合作关系,都直接推动着中少社图书销售的整体增长。
整合出版资源的效果也在明显显现。中少社拥有5报11刊的出版资源和发行优势,如何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参与到图书市场竞争中去,中少确定了“以刊带书”的突破点。2007年,中少社低幼读物出版中心组建,由副总编张晓楠挂帅,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嘟嘟熊画报》和《中国儿童画报》整合到低幼读物出版中心,利用既有的资源、渠道、内容、品牌,出版了诸多优秀的幼儿图书。去年,低幼读物出版中心图书发货码洋达到将近8000万。原创儿童文学作为少儿出版最重要的板块,是少儿出版的兵家必争之地。2009年12月,由《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徐德霞牵头的儿童文学读物出版中心成立,将图书出版和杂志发行结合起来。去年,儿童文学原创图书发货码洋也达到了4000多万。新组建的两个中心,其图书销售码洋占到了整个中少图书的半壁江山。
“我们有个感觉,杂志的编辑做图书如果能做通,有特殊的优势,比如《儿童文学》。首先,期刊联系的作者面广,经常有作者来稿,《儿童文学》经常联系的作者大概有300多个,因为联系的作者面宽,所以编辑对原创儿童文学的创作动态掌握得也比较及时。还有,期刊接地气。每期的《儿童文学》都有意见反馈和读者调查,在百度上有儿童文学吧,有针对读者开展的评选活动,对读者的阅读需求了解更及时和充分,并有品牌和渠道的优势。”李学谦分析。一个极好的例子就是《儿童文学·伴侣》的推出。现在大部分儿童文学都是长篇和短篇,四五万字的中篇没有出口,注意到这种现象后,《儿童文学》就上了一个《儿童文学·伴侣》,随《儿童文学》一起征订发行,第一套《夜色玛奇莲》已经发到了30多万册。
同时,中少社在基础性建设、加强管理方面进行了努力。现在,中少社图书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都有制度,覆盖从选题论证(包括经济和出版价值论证)到库存图书管理的全流程。可见,图书产生突破性的增长并非偶然,而是中少社多年调整努力的必然结果。势头一旦形成,就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李学谦估计,2012年,中少社图书规模增长还会在20%以上。
然而,中少社并没有躺在成绩单上睡大觉,市场波涛诡谲,强大如柯达,也依然倒在了数字时代来临的行业变革中。对此,李学谦深有警惕:“从去年来看,我们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出版拉动增长,这种增长是有瓶颈的。所以,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是紧急的任务。”其二,规模是抵御风险的最好武器之一,“从规模来说,中少社的规模在国内少儿出版还算是最大的,但是放在国际少儿出版的舞台上是没法比较的”。其三,在李学谦看来,中国的少儿出版还是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是在做加工,没有制造,“引进来的版权,大约是我们得30%,别人得70%”。
基于以上几点判断,中少社的2012年规划已然出台,一是把传统出版继续做好,这也是开拓新业务的现金牛。“我们的判断是,传统纸介质读物,目前仍然在少儿读物上需求最为旺盛,保持了一定的市场成长性和稳定性”。据开卷统计,2011年少儿图书市场增长率为11.63%,还是整个图书板块增长的领跑者。一直以来,李学谦都在关注,数字出版,或说新介质读物究竟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完全替代纸质读物?根据发达国家的出版情况和中少社自己的出版实践,他的结论是,短时期看不到这样的可能性。论证李学谦观点的是,2007到2010年的美国,儿童图书的销售始终保持在35亿美元以上,其市场表征一是成熟,二是稳定。
为什么在数字出版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少儿纸质读物仍然需求比较旺盛?对此,李学谦与诸多家长和中小学校校长有过探讨:“电子阅读器可能更多提供的是浏览式碎片式的阅读,这应不应该成为孩子阅读的首选?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浏览式碎片式阅读是不是最好的读物?所以,纸质读物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少儿读物。我们更愿意相信,未来出版的趋势,是通过复合出版满足读者的复合性需求。”
在李学谦看来,阅读消费者不会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不会因为订阅了《幼儿画报》就不去看《幼儿画报》出品的图书;不会因为阅读了电子刊,就不订阅纸质读物。所以,中少社2012年的第二步规划,即尽早考虑复合出版,加快出版业态转型。
中少的数字出版分四步走。其一,投入200多万,把1951年《中国少年报》创刊以来、1956年中少社建社以来的书报刊内容建成中少的数字出版资产库,可以按年,按门类,或者按主题来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择有版权、有市场需求的内容做成产品——中少数字图书馆,为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幼儿园等机构定制内容并出售。其三,在中少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开发开放式的中少阅读平台。近期,中少社重点考虑开发电子书刊产品。这里,中少有自己的原则:“做数字产品,我们的定位不是内容提供商,而是产品供应者,不会把我们的资源不经过任何整理加工就交给其他的数字出版商,而是做成现成的产品,所有的电子平台都是我们的不同渠道。”如此,中少社不仅可以获知产品销售情况,更可掌握消费者信息。目前,中少社已经申请到了全网SP的资质,即电信增值服务商的资质,正在进行手机报产品的开发,“重点考虑适合婴幼儿的、家教方面的手机报”。李学谦期望,在这一平台上,“我们不仅卖自己的产品,而且可以代理其他产品”。数字出版的第四步,明年或后年,在十二五期间,中少社最终实现复合出版,实现出版流程的再造。编辑在策划时就应该考虑,一个内容要做成几款产品,如何实现销售。
2月,中少总社的衍生产品部刚刚成立,有系列规划,这也将中少社2012年的第三步规划“打造出版产业链,进行衍生产品开发”呈现于人前。其实,中少社已在衍生产品的初试水中尝到了甜头,去年9月份生产的一万五千套红袋鼠点读笔,现在已经卖断货。“我们始终认为出版就是个小行业,这和出版特性有关。但出版又是文化产业中的基础性行业,给整个文化产业提供品牌基础和创意内容。”基于此认识,中少社正在朝李学谦规划中的“变身”驶进:其一,实现传统少年儿童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向少儿出版传媒集团的转变,形成企业群;其二,衍生产品到一定规模,逐步完成向少儿文化产业集团的过渡。
“不排除中少有自己的主题公园。”李学谦说。(本报记者 陈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