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2月15日 星期三

    爱屋及乌

    陈鲁民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15日   03 版)

        我曾写过一篇《大师们的劣迹》杂文,其中列举了大科学家沈括诬陷苏东坡,理学大师朱熹娶尼姑做小老婆,文化泰斗胡适吃喝滥赌,陈独秀嫖娼狎妓,指挥大师卡拉扬投靠希特勒,文化巨人郭沫若谄媚江青,国学大师黄侃行为不检等,意在说明,他们是人不是神,可以仰视,不必膜拜。

        文章发表后,我的朋友、作家赵富海先生打电话说:“看了你的文章我很不舒服,骨鲠在喉,别人我不管,你写国学大师黄侃那段我不能接受,请你笔下留德。”老赵所指“那段”是这样写的:“黄侃个性轻狂,报刊曾有‘黄侃文章走天下,好色之甚,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之说。他一生结婚九次,有犯重婚罪的,有始乱终弃的,有第三者插足的,其中一个被他骗婚的女学生黄绍兰,下场最惨,被黄侃抛弃后,成了疯子,最后自缢身亡。他的师母、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在《太炎先生轶事简述》一文中公开表明她看不惯黄侃极不检点的私生活,骂他‘有文无行,为人所不耻’,是‘无耻之尤的衣冠禽兽’。”

        我当时还不太理解,这犯得着吗,老赵也60多岁人了,肝火还那么盛,居然为一个毫无关系的已故去80年的人愤愤不平,况且,我写的都不是杜撰,均有据可查,铁证如山。

        后来去北京开作代会,遇到几个熟识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和我谈起这篇文章,多是不同意见。一个朋友说,黄裳是我非常喜欢的散文家、藏书家,最近看了韩石山写的批黄文章,我心里就很难受,老人家德高望重,都90多岁了,居然还被人泼污水。还有一个朋友说,我最佩服的是钱锺书,天下无二,谁要是说他的不是,不论真假,我都不高兴,要为他辩护。譬如你吧,你历来敬重鲁迅,那是杂文宗师,要是有人攻击鲁迅,你什么感觉?

        他这一说,还真让我心有所动。的确,我的偶像是鲁迅,我师法鲁迅,景仰鲁迅,就听不得任何对鲁迅的不恭之言,曾写过多篇文章为鲁迅辩诬。有人说鲁迅是日本间谍,有人说鲁迅在秋瑾回国闹革命时没有跟随前往,大节有亏,有人说鲁迅没有长篇小说,算不上大作家,我都撰文予以批驳。我很讨厌已故作家苏雪林、梁实秋,就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的攻击谩骂,甚至于钱锺书先生对鲁迅的评价不那么高,我都对他有看法。我曾这样不无刻薄地写道:“反正迅翁已作古多年,泼他污水,不怕反击,对他叫板,最为安全。倘若侥幸挖出一两个小花样,自己就会名声大增;纵使力有不逮,弄巧成拙,向鲁迅甩的鼻涕、吐的口水又落到自己头顶,那也是光灿灿亮晶晶的,引人注目,无限风光,可与阿Q头上那块著名的疮疤相媲美。”

        现在想想看,爱屋及乌,人同此心。一个人尊敬爱戴自己服膺敬佩的大师,处处维护他,钻研其学问,发扬其思想,传递其薪火,亲近到了一定程度,就把大师当成了导师、朋友、家人,甚至于自己精神家园的一处圣迹,自然容不得别人说三道四,大师如受人亵渎,自己也感同身受。当年,韩昌黎就忿然于有人轻薄自己素来敬仰的李白、杜甫,写诗讥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作家萧军也曾为捍卫老师鲁迅清誉而不惜与人大打出手。

        有了这些反思,我对自己当初的轻薄为文不无后悔。尽管大师确实都有过这样那样的毛病、劣迹、污点,尽管我们希望大师们成就与品德同样完美,但也无须苛求他们至善至美,把其当成一尊道德之神供著。毕竟,他们得以成为大师,是靠学术成就,而不是靠道德榜样。当然,如果能“德艺双馨”,那是再好也不过的,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