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2月08日 星期三

    《长河孤旅》再现黄万里90年人生沧桑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08日   02 版)

        本报讯 (记者 夏琪) 在黄万里的传记《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作者赵诚,陕西人民出版社)研讨会上,学者丁东表示,在绝大多数人习惯于随波逐流的年代,黄万里出污泥而不染,成为中国工程技术界良知的代表,他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浓缩了黄炎培之子、学人楷模、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典范的黄万里的一生。清华大学杨美卿教授回忆,当年黄万里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念书是老百姓供养的,不把这些知识贡献出来,对不起国家和人民。”杨教授说,黄万里的影响是精神层面的,他在学术上非常有远见,很多观点和提法有超前意识。后来黄万里被剥夺研究学术的权利,得不到一手资料,即使这样,他仍然对国家的水利建设提出有价值的见解。外界认为他孤傲,坚持己见,实际上黄万里和学生交流耐心细致,为人平和,一直努力使自己的观点为大家理解。

        传记作者赵诚表示,黄万里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造福于人民。他1937年从国外学成归来时,不仅放弃了3家大学的邀请,而且放弃了从政的机会。黄万里从来不是一个只知道闭门造车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他注重实地考察与理论的结合,这个特点不仅使他能比其他人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而且与实际结果更相符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