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外借册次连年下降,电子资源检索量和下载量连年增加;然而,纸质阅读的个性化、专业化、深度阅读需求依然强劲——
数字环境下,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馆配市场也悄然生变。尤为来自大学图书馆、出版社、新华书店的业界人士所集体关注的是,出版业如何应对变化中的馆配市场,图书馆怎样做到馆配市场的调节?在近日举办的“关注馆配服务、推动产业发展”峰会上,一场头脑风暴正在进行。
外借册次连年下降
当前文化教育事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图书馆也不例外。从上游来说,出版业、发行业正在经历革命性转变,出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大量多媒体出版物,甚至电子游戏、手机、网络上的发布等都被包括在出版范畴内。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指出,作为大学图书馆,主要的收藏对象是学术出版物或学术出版文献,但出版已经不是学术交流的唯一渠道,国外兴起的开放获取运动和机构存储成为网络环境下学术界传播学术信息的新方式。
一方面,网络化的教育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很多学校与海外教育机构开展网络合作办学等合作,大量的在线课程逐渐推出,图书馆也在推出电子教材服务,读者对于图书馆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读者学习和研究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许多人喜欢用搜索引擎来查找资料,同时,读者希望一站式获得文献,不论是电子文献还是纸质文献。从北大图书馆的基本服务状况看,近几年入馆人次变化不大,每年在2200万上下,外借册次连年下降,但是电子资源的检索量和下载量却连年增加。由此可以看出,读者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使用电子资源,阅读纸质书刊的量逐渐减少。
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在变革的同时面临巨大挑战:一是需求不均,难以把握;二是图书馆经费不足,不能覆盖整个市场的出版品种,尤其是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都在飞速增长,如何保持二者平衡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三是多种资源渠道及其整合。大量的讲座包括视频、音频等资源如何整合,是大学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之一。四是购买方式多元化,除实体的购买以外,还需要购买使用权。
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电子书正在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从全球图书馆总预算的使用上,已经有超过50%的资源采购预算用于数字资源。英国出版科技集团中国区总裁孙赫男表示,目前数字内容在资源采购预算中的比例在全球普遍持续增长,建立机构信息平台成为重要的趋势。
馆配市场的升级转型和价值回归
从销售数据上看,全球的纸质图书近5年来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2011年,中国纸质书业近10年来首次跑赢了GDP的增长。在介质多元化、阅读方式趋向浅阅读的时代,个性化、专业化、深度阅读的需求仍然非常强劲。
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分析,随着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消费需求急速转型,精神文化产品消费需求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而政府、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认知在不断提升,并且逐渐加大投入,这对人文社会科学产品的产出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2012年,国家出版基金增加至3亿元,据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长期观察,其中有20%的投入会直接转化为图书的消费。
其次,学术的生产方式和评价体系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图书销售形成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今天的评价体系并没有形成以电子书为标准的评价体系。爆发式增长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精品力作缺失。作为参与整个学术生产环节的出版机构,谢寿光的深切体会是,由于学术出版的非专业化,造成社会科学图书的泛滥,重复、抄袭、剽窃、自说自话,这种状况给馆配商造成巨大的困惑。
谢寿光认为,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着全面升级转型和价值回归。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资源,在中国都会有巨大的增量。无论是出版商、图书馆和馆配商,最核心的问题是专业化,各自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业以及专业,同时出版业也要不断推进学术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如此,馆配业务将成为中国书业的一大亮点,馆配商的集中度会明显增加,规范有序的馆配市场将有望形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就开始进行了电子图书、数字化资源的储备。“我们提供的数字资源,不管是从内容还是技术制作方面,一定是高品质、品种齐全的出版物,从2011年开始,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纸书跟数字图书同步出版,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在文泉书局的平台上完全可以找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主任毕研林说,目前出版社拥有的图书大概有1万多个品种,大部分都已经数字化。
馆配商的发展之道
馆配商是介于出版社和图书馆之间,向图书馆提供纸质图书和专业化服务的图书供应商。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熊丽认为,在文献资源建设上,馆配商的采购能力和服务最终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目前,图书馆选择馆配商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对馆配商缺乏分类管理。馆配商有多种,有新华书店、民营及与出版社联合起来做馆配等形式,选择时应有所侧重;二是图书馆对馆配商的选择和评价存在片面性,更多考虑折扣及加工服务,反而忽略了提供书目这一重点;三是对馆配商的选择和评价方法缺乏针对性。熊丽建议,应对馆配商建立一个评价体系,包括馆藏资源的评价与馆配商服务的评价。
与其他行业相比,馆配商并不生产具体产品,最终销售的书,是由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作为内容提供商生产出来的。江苏华茂博文书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秉中表示,书目信息对于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区域型的馆配商在书目信息的搜集上必须找准自己的思路。一方面拓展上游渠道,与所有的出版社建立良好的供销关系,利用自己本地化优势,熟悉各高校专业设置,了解图书馆需求,提供专业化的书目数据,同时也要根据自身优势,提供专业化特色品种,与综合性的馆配商形成品种互补,如专供古籍、艺术、医学等等,把市场做细,积极向图书馆、甚至直接向院系老师营销。在有限的区域内发掘市场的深度而非广度,应该更加适合资金规模相对较小的区域型馆配商。只有与其他各馆配商一起,诚信经营,竞争合作,才能共同维护市场的良性发展,避免无序的价格竞争。(本报记者 舒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