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考德本来就是
    “国考”的题中之义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2月14日   08 版)

        从11月26日起,参加2012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走进考场,竞争约1.8万个国家公务员岗位,一年一度的“国考”拉开序幕。和往年热火朝天的“国考”相比,今年的考试新意颇多:一些职位考试科目设计采用“2+X”;多数职位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至少两年基层工作的经验;而强调了“以德为先”的品德选拔,尤为引人关注。(11月28日《人民日报》)

        把“德”放在选拔的重要地位,这本来就是公务员的应有之意。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第七条)在公务员应当具备的七个条件里,“具有良好的品行”位列第四。(第十一条)而在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里,也明确载明“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等涉及道德的条款。(第十二条);此外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第二十一条),其中的“摘优录取”,自然涵盖了知识考试以外的德行。由是不难看出,突出公务人员个人道德的条件,既是对公务人员本义的回归,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段时间以来,进入公共视野的一些公务人员,无论是官德还是私德,都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官德如官僚滥权,私德如打骂父母,都让人对某些公职人员卑视有加,及至伤害了政府形象。试想,那些工作消极被群众送上“不为人民服务”锦旗的部门工作人员,那些和异性情人视频聊天、qq约会的官员……既不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又不遵守社会伦理败坏纲纪,从而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之下,强调一下道德,可谓正当时矣。

        但是,怎样的德考,才能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显然,你不能仅仅只看书面的成绩,别说成绩,就是宣誓、保证,也是不顶用的。因此,就要听其言、观其行,而“行”,就要有令人信服的“干货”,不带任何杂质,不掺一点水分。以往不少高校,都为学生建立了道德银行,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一个学生的德行情况。还有学生多次义务献血,主动参加“自愿者”公益活动,以及支边支教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衡量选拔的重要参考。总之,要把一个人放进系统中全面衡量,而不是囿于考试的小天地里。

        不能否认,国考所以成为“国考”,其中的福利待遇和权利潜力,也是某些人趋之若鹜的原因。我们固然不能武断考生的主观意愿,但要说所有考生,一定就是修齐治平的榜样,恐怕也言过其实。是故,就要尽量压缩考试的暗箱空间,尽可能公开透明,置之于阳光之下。

        不惟考生,还有考官。此外,不能使“公示”和“试用期”成了形式,否则,最后的两道屏障,就成了银样蜡枪的摆设。

        陕西省西安市  雷钟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