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5月10日晚,在柏林大剧院的广场上,数万册文学书籍被纳粹分子付之一炬。这些被焚毁的首批作品,分属94名德语作家和37名非德语作家,其名单由伯雷斯特劳市立图书馆馆员沃尔夫冈·赫尔曼提供。其后,焚书行动逐渐扩展到全国,引发了德国各大学普遍的焚书狂潮,所有“不合时宜”的哲学、科学、思想书籍都遭到焚毁。此次运动是纳粹政权加强文化统制的一个关键节点,从这以后,纳粹以“消灭文化布尔什维克”、“维护德国民族文学纯洁性”为名,肆意迫害犹太作家和异议人士,造成了德国文化的空前灾难,德国文学史亦因之出现了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断层。
70年后,德国作家福尔克尔·魏克曼试图挽救这些被焚毁的书籍及其作者被遗忘的历史命运,开始搜寻当年被焚毁的所有作品,并对5月焚书之夜进行详细追踪。在其新著《焚书之书》中,他考订、挖掘了作家们的生平和文学创作轨迹,并简要地在世界文学史的脉络中对他们的思想和成就予以评价。一百多位作家的生平轶事,被其颇为流畅地串连到各个主题当中,叙事要言不烦,对那段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焚书经历进行了很好的重现。
纳粹焚书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反对迫害犹太人、反对侵略战争、宣传人道主义、贬低国家崇拜的作品。除此之外,宣扬世界大同、介绍苏联共产主义、宣传社会民主主义的作品也在其烧毁之列。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其持有极端的民族沙文主义的立场。此立场强调“德意志精神纯洁且至高无上”,而那些出自犹太人之手,涉及犹太人生活、思想的文字,都是对此精神的一种玷污,必须予以焚毁。至于那些宣扬人道主义、反对侵略战争、宣传民主思想的书籍,无疑会使民众的思想产生分歧,动摇其对领袖和国家的笃信,因此亦必须消灭。由于焚书者本着“宁可错烧一千,不可放过一书”的态度,许多纯文学的试验性作品,亦被认为是道德堕落的代表被焚毁;许多对统治“无害”的作品,也因官僚们的无知而难逃此劫;很多德国本土作家的作品,也被误认为是出自犹太人之手,大量遭到焚毁。而这些作者和他们作品的命运一样,多半因其言论而受到迫害,流亡到异国海外,或命途多舛,或客死他乡。
诚如魏克曼所言,从文学角度讲,许多被焚作品的文学价值其实并不算高,即使当时幸免于难,其人其著亦难免不被后人遗忘。而且,许多书籍似乎也确实存在危险的乌托邦倾向,如那些一厢情愿地盲目美化苏联的书籍,极有将德国引入另一种极权主义的可能。另外,由于很多读者对德国文学史未必熟谙,书中列举的许多作家和作品,因魏克曼未能进一步详细介绍,有时并不清楚该书在德国文学史上的真正价值,因此,对其人其作的理解之同情也难免有限。不过,焚书本身就是人类史上最愚昧的极端事件,正如此书的副标题,这是一种“时代浩劫试图封嘴的声音”,就造成的文化毁灭而言,具有极恶劣的典型意义。
焚书或烧报,如果只是一种个人的情绪表达,其影响力有限,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社会危害,从个人自由的角度讲,这没有问题。但是,若此种行为由个人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由国家权力强制执行,那无疑是对文化、思想、学术极为恶劣的摧残,甚至是对民族国家元气的致命戕害。首先,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极权主义。国家用强力剥夺了对方平等辩论的权利,将一切反对的声音都当作“统治威胁”来残酷毁灭。尤其是,毁灭或保留的标准并不确定,因此任何著述都可能成为禁毁目标。而焚书造成的知识毁灭,最直接的结果便是使民众愚昧。全世界的声音都化作一种之后,一切知识和思想都需领袖钦定,人们被单方面灌输官方之教条,最终丧失了最基本的是非好恶的判断力,出现了无数艾希曼式听命于极权统治的平庸恶棍的悲剧。
焚书事件并非德国特有,在世界各国历史上并不鲜见。如中国秦朝时就曾残酷地焚书坑儒,导致大量先秦珍贵典籍被毁,今天所余者皆为秦火余烬。清代的乾隆皇帝借修《四库全书》之名,收集天下藏书,进而删节、销毁、篡改了数千种对统治不利的书籍。只是,很少有中国人像魏克曼这样具有反思的眼光和关怀,将焚书作为一个主题来书写,并对被焚的书籍进行收集、记录。不过,稍有遗憾的是,本书列举了这些被焚之书的名称和作者生平,只起到记录作用,并没有将焚书当成一个学术问题或历史问题来研究,因此还不能称为一本研究著作。尤其是当时焚书的具体情境、后来德国人对焚书的深切反思等等比较有意义的内容,均没有涉及。也许在作者看来,该书读者对象首先是德国人,而这些内容已经是人们的常识,因此没有必要重讲一遍。但中国读者读来却会有意犹未尽之感。
好在,这本书并不是一个哀悼录,因为魏克曼在讲述了残酷的事实之外,又给我们很多振奋人心的消息。比如,这些当时被焚毁的书籍,很多样本被有心者冒着生命危险藏匿起来,并转移到海外保存,留下了罕见的孤本。后来,德国将这些孤本以“焚书系列”之名义再版,使它们可以重见天日。从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到,文化毁灭虽然可以猖獗一时,却无法笼罩万世。古往今来所有摧残文化的极权主义者,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败下阵来,在历史上留下了其应有的恶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有哪个文化统制可以千秋万载,或许就是这本书最想要告诉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