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图书推荐

    思想的主角与场景

    戴 晖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1月16日   08 版)

        高宣扬先生的《德国哲学概观》(北京大出版社出版)问世了,这一新著区别于其他的哲学史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并不像梯利所做的那样,仅仅是一部以逻辑来清晰地描绘观念的思想史,也不仅仅将哲学与哲学家的生平简单地相加,它在很大程度上将哲学与那一时代的文化精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它的目标并不停留在以理性的方式讲明哲学中的道理,而是同时注重每一时代的思想背后的缘起,观察在如太阳般耀眼的思想的衬底上,那时间的长河中遍布的繁星。正如黑格尔所言,真正的哲人不可能脱离他的历史,反过来,恰恰是时代的根本问题及其解决给予了哲学崇高的地位。思想的巨人正是在这河流中孕育而生的。

        犹如卡尔·洛维特在《从黑格尔到尼采》中所说的那样,高先生也非常重视每一种思想在思想史中的位置:同一时代或不同时代的各种观点如何对立,又如何共同推进了哲学的发展,从而影响了读者。本书不乏学术史中涓涓细流的絮语,尤其是一些为学术运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却与划时代的巨人无缘的哲学家。这无疑帮助身处21世纪的我们去了解概念的运动。高先生在《德国哲学通史》中就曾说过:“跟随哲学家们的原本思路进行反思,乃是训练和发展我们本身的哲学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返回历代思想家们所思的当下,对于我们后人“为往圣继绝学”的确是重要的。

        书中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展示了这样的过程:学术史中的涓涓细流是如何起源,又如何在巨人那里获得了完整的表达;而这些巨人的思想,又是如何再度影响了以后的无数学者。本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并不仅仅关注思想史中的少数节点。如康德、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这样的节点固然值得笔墨,但本书毕竟不是研究某一种思想的专题著作,而是一部学术史。它梳理了从康德到黑格尔,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之间的演变,以及每一个巨人前后的诸多被以往的哲学史所忽略的学者所构成的脉络。

        因此,这本哲学概观就必然要超出狭义的“哲学”定义,其实这一定义在黑格尔之后已经呈现出多种可能性。而高先生对思想史中的诸多流派也非常熟悉。之前的《德国哲学通史》就已经展示出高先生在哲学、历史、文学以及各种文化思潮方面的广博知识。这本书虽只有前作的三分之一篇幅,也省去了许多细节,但仍然令人叹服地展示了这一点。

        高先生将读者引入了哲学与社会科学紧密交织的法兰克福学派,之后又着重介绍了哈贝马斯。高先生既没有非历史地单纯列举那一时期各位思想家的观点,也没有过于侧重那一时期的历史语境,局限于某一知识团体的小圈子而丧失思想内在的连贯性。高先生所做的是:一方面历史地考察当时的思想所产生的背景,以及时代迫使它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体现在此书对法兰克福学派之前的新马克思主义的详细论述中;同时,高先生又将法兰克福的诸位思想家与马克思、海德格尔等现代思想的真正大师联系起来,时刻不忘回到现代人性的基本问题之中,探寻后起之学在理论上的源头和根基,更有助于理清其中的脉络。

        撰写这样的一本哲学发展的概观,如何能做到细致却又不让过于细致的枝节掩盖了居于每一时代中心的巨人,其中分寸很难把握。后人反观的“历史”区别于单纯的“过去”,原因就在于“历史”乃是经由后人的观念而成,而历史的意义也出自述史者的判断。在这一述史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作者的胸襟和气度,这直接决定着判断力的高下。历史不是过去的简单相加,学术思想作为一个整体也并不仅仅是学术文献与命题的简单相加。学术史连同置身其中的每一种思想本身亦有其兴衰存亡。而叙述这样的历史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需要高超的写作技艺来组织、驾驭这些知识。高先生在这高难度的挑战中显示了一位学术前辈的雄厚积淀和水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