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为食歌》是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1月16日   08 版)

        今年8月,@莞香花开发布东莞《为食歌》,众网友叹道,知道《为食歌》不怕吃不到东莞美食。昨日,@流行东莞发布了《为食歌》的EP,再度引来网友围观时,还有细心网友给歌词挑起了错,“粽是道滘的好不好”,“还有万江应该是龙船饭啊”……有了EP,这首歌有望传唱莞内外。(11月3日《南方都市报》)

        《为食歌》是歌词作者、东莞花园粥城老板黎平“20年来吃遍东莞的美食经验”。实际上,这是本土美食文化的集大成。也因此,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林林总总的东莞美食,不仅通过歌曲的传唱,让人们记住,也激起人们品尝的欲望,因此而避免了有可能的失传。

        《为食歌》更是一种文化的创新。《为食歌》的曲调用的是传统的“盲佬歌”,用三弦、古筝、琵琶、二胡伴奏,以竹板击节,但又融入了电声乐,音乐伴奏既诙谐又现代,更合乎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口味”。这既是“盲佬歌”的创新,也让传统的东莞美食文化,有了古老而又时尚的包装。

        《为食歌》不仅有文化的意义,更有经济的意义。由于原唱者在用纯正东莞话演唱的同时,还用“粤语”演绎,增加了歌曲的传唱度,因此有网友认为,《为食歌》不光可以让东莞人自己尝遍美食,更可以将美食文化介绍到莞外。这无疑将促进东莞美食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于当地本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发展,《为食歌》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其实,不光美食文化,其他的诸如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名优特产,人文景观,自然风貌,都可以通过这样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创新的同时,得以延续和传承。

        浙江省湖州市  钱夙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