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学者王宁在中国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高峰论坛上表示

    比较文学进入全球化 中国学者将大有作为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0月26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由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对话与共融。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指出,清华大学的人文学科研究近10多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得益于诸多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帮助,在推进清华大学的人文学科国际化方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在致辞中指出,清华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比较文学发源地。这不仅是由于中国比较文学第一部教材,第一次课程都始源于清华大学,更重要的是中国从事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的第一代学者和教师,如季羡林、吴宓、王佐良、杨业治等都出身于清华外文系,他们培育了今天第二代、第三代的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虽然中间有过一段时间的中断,但近10年来,以王宁教授为首的清华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中心取得了巨大成绩,不但与国际比较文学界建立了广泛联系,而且在迅速发展的比较文学理论界,始终走在前列。

        王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许多当代文化研究骨干的学术背景总结出,文化研究的重要一支恰恰就是出自文学研究,许多蜚声当今比较文学界的学者同时也关注文化问题,特别是种族和族裔、性别和身份,消费文化及大众传媒现象。因此使人感觉到比较文学学科的身份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但在他看来,这恰恰是催生一种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精英意识,呼唤世界文学时代到来的新的比较文学的大好契机。王宁认为,比较文学的最早阶段是世界文学,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的最高阶段也是世界文学,在这方面,中国学者将大有作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