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首届“惠生·施耐庵文学奖”10月23日在江苏兴化颁奖。贾平凹的《古炉》、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海外作品)、宁肯的《天·藏》等4部作品获奖。兴化籍作家顾坚的《青果》和谷怀的《南瓜花》获特别奖。
“施耐庵文学奖垂顾到我,我珍贵着,如得到了一份干粮装入行囊,再往前行。”在施耐庵文学奖的颁奖活动上,获得过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首届“红楼梦文学奖”等各种大奖的贾平凹对施奖心存感念,便也表达出对于奖项的理性认识。他说,中国现在有很多文学奖项,设奖的意义是全社会都在向往着中国文学辉煌,都在希望中国作家有好的表现。所以,任何奖对于现在的中国作家来说,并不是说他写出了多么了不起的作品而光荣,则是给轮胎充气,给快马加鞭。
施耐庵文学奖有自身独具的特色和评奖标准,而不是其他文学奖项的后补。据悉,施耐庵文学奖评奖范围并不局限于小说,还包括长篇散文、传记、报告文学、诗歌等一切长篇叙事文体。惠生·施耐庵文学奖以“中国长篇小说之父”的兴化籍文学家施耐庵的名字命名,由惠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资金赞助支持,兴化市为该奖的永久颁奖地。该奖旨在鼓励当代汉语长篇叙事艺术的深度探索与发展,进一步提升汉语长篇叙事作品的世界地位。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年评奖并颁奖,每届评出4部作品,其中海外作品1部。香港中生代作家董启章表示,香港文学与内地文学有很多差异,比如文学语言、文化背景以及对于文学观念的看法。但香港文学、台湾文学、马华文学等,都是用华语写作的文学。兴化举办的这个奖项,能够关注并肯定内地以外华语写作的作品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详细报道见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