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关于章太炎形象

    李国涛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0月26日   03 版)

        现在正在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真的是非常动人的,它较好地再现了那个时代革命者所处的困境,他们的高尚品格和情操。孙中山、黄兴等人的形象都光彩照人,袁世凯的形象也很好。但是,据我看来,其中的章太炎形象似乎稍有不足之处。我以为,此剧把这位大学者、大革命家表现得疯疯癫癫,太神经质了。确实,当年的章太炎在生活中,是有急切、暴躁、易怒的一面,但是他还有另一面,正常的、平易的一面。否则,他那一肚子学问怎样做出来,革命的理论怎样写出来,革命的组织怎样建立起来?

        鲁迅、周作人都是他的学生,在日本几年里,他们师生之间交往也算较多。从鲁迅、周作人的回忆中看,并从当年许多学生辈的人们的眼睛里看,章太炎的确有重要的另一面。鲁迅一生尊重章太炎,他在1936年10月9日抱病写《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到了同年10月17日,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两天,鲁迅又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可惜未能写完此文,而先生逝矣,那就是鲁迅的最后一篇文章。鲁迅在1933年6月18日与曹聚仁信里说:“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的几间破屋,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以后如相见,仍当执弟子礼甚恭(而太炎先生对于弟子,向来也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自以为师弟之道,如此已可矣。”这里除了说明鲁迅眼中的师弟之道以外,也附笔表现了章太炎的“和蔼”一面。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一文中回忆当年(1908—1909)在日本东京《民报》社(就是电视剧里也重点介绍的那份重要报纸,章太炎主办)里听讲的故事。“一共是八个听讲的人……当中放了一张矮桌子,先生坐在一面,学生围着三面听,用的书是《说文解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讲下去……太炎对于阔人要发脾气,可是对学生却极好,随便谈笑,同家人朋友一样,夏天盘膝坐在席上,光着膀子,只穿一件长背心,留着一点泥鳅须,笑嘻嘻地讲书,庄谐杂出,看去好像是一尊庙里的哈喇菩萨。”说到这里,我倒记起一个生活场景,是在日本的。那是周作人在《〈一岁货声〉之余》里记录的,给我印象很深。其文曰:“我只记得章太炎先生居东京的时候,每早听外边卖鲜豆豉的呼声,对弟子们说,‘这是卖什么的?natto,natto,叫的那么凄凉?’我记不清这事是钱德潜君还是龚未生君所说的了,但章先生的批评实在不错,那卖‘纳豆’的在清早冷风中在小巷里叫唤,等候吃早饭的人出来买她一两把,而一把草苞的纳豆也就只值一个半铜元罢了,所以这确是很寒苦的生意,而且做这生意的多是女人,往往背上背着一个小儿,假如真是言为心声,那么其愁苦之音也正是无怪的了。”原来,日本的“纳豆”,就是中国豆豉一类的东西,周作人文章里就称之为豆豉。对穷苦人,章太炎就是这样反应的。

        但是在这个电视剧里,好像发脾气成了章太炎的常态,对友人同志,常是暴怒。要动笔写文章前,也急匆匆把桌上的书或纸扔到地上,那样的心态还能写文章吗?我只是一个普通观众,并不知电视剧的艺术。我想也许编剧是把当年人们称章太炎为“章疯子”看得太认真。他对“大人物”的确常有些出格的行为,有时话走极端,所以当时报刊就给以夸大的宣扬。我忽然翻到1925年鲁迅的小杂文《补白》,说的正是这一点,抄下来供读者和观众参考。“民国元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好发议论,而且毫无顾忌地褒贬。常常被贬的一群人于是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章疯子’。其人既是疯子,议论当然是疯话,没有价值的了,每有言论,也仍在他们的报章上登出来,不过题目特别,道《章疯子大发其疯》。有一回,他可是写到他们的反对党头上去了,那怎么办呢?第二天报上登出来的时候,那题目是:《章疯子居然不疯》。”这其实是当年政客们的一种斗争手段,分辨不清,是会上当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