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关于“母爱”的忏悔录

    孟繁华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9月14日   03 版)

        很难确定赵翼如的《有一种毒药叫“成功”》的文体——它可以是散文、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关于青少年教育的研究著作等;它的内容也可以是社会观察、“病象报告”、心理症候分析等。当然这些学院式的文学批评视角已经非常不重要,重要的是赵翼如在这本书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不是新问题,青少年教育、教育模式、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期待、孩子的学习和来自社会价值观、同龄人竞争、家长的压力以及在这些压力下的心理和人格的扭曲等,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媒体的核心话题之一。但是,像赵翼如这样用文学的方式——或者用一个敢于自我反省的母亲、一个文学家的眼光观察这个事物并作出表达时,问题是如此的触目惊心:“成功”是一种毒药,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理疾病,并在加速蔓延。  

        这本书从这样一个情景开始:

        今年两会期间,一个小学生提交给全国人大代表一封公开信:《我没有童年》。

        在一片对“外因”的讨伐声中,我周围却有一拨妈妈,以敢于让自己触礁的勇气,站出来说——

        对不起孩子们:在我。

        问题的提出和表述方式,决定了这是一部反省书或忏悔录。她自序的题目就是《病了的母爱》,母亲疼爱孩子,但是“今天的妈妈,知道孩子哪疼吗?”这是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于是,在作者看来,“救孩子先救妈妈”;爱孩子,就要“尊重独立个体的‘自转’”;“快乐高于成功”;要让妈妈和孩子都“回归正常回到平常”。这些思想都不难理解,但是,这些并不高深非常朴素的思想要诉诸实践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对成功的渴求和理解,是由社会具有支配力量的价值观决定,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各界已经成功的人士,都难以逃脱这个价值观的规约。那个名噪一时的“虎妈”的“育儿经”是:“看来我还是应提着我的枪!不准参加玩伴聚会;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不能低于A;不准选择喜欢的课外活动……”这个现象与“虎妈”的童年记忆有关:早年,蔡美儿的爸爸出席了她获得第二名的颁奖典礼,回来后这位爸爸大怒道:千万,千万不要再让我这样丢脸了!他觉得女儿拿了第二名就是羞辱他。在当代中国,所有孩子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分数的高压下屈辱地成长,他们在分数面前没有尊严。一个名叫“丁丁”的孩子萎缩在没有灯光的楼道里,原因是她考试“只得了第四名”,“妈妈规定必须前三名,不然就罚站一晚”,妈妈没有理会她满脸冰凉的泪水。如果说分数是童年的价值观,那么,成年后的价值观是什么?书中讲述了一个文化界名流,她是一个“走上过电视讲坛”的人物。这个在社会上风光的母亲,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以及孩子对自己命运的抉择,不仅束手无策目瞪口呆,而且她对于“成功”的理解仍然没有超出民间流行的价值观。这位名流了解“体制”的问题,也对“体制”多有批判,但她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她不能理解孩子的辞职,她希望孩子留在体制里而不是成为一个“无业者”。这个例子并不极端,或者说,真正影响孩子成长和未来的,不在于一个母亲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和她们的智商,而恰恰是价值观使然。赵翼如的这一发现价值连城:对成功理解的背后,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是“带菌”的价值观。

        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说:在这个社会里,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服从于对自我利益和盈利的计算,则会被认为愚不可及。但这个“自我”与本书说来,不是孩子的自我,它是“母亲们”的自我。母亲希望孩子在同代人的竞争中不至于失败,母亲的出发点可能没有错,但是,当母亲们盲从地践行这个“带菌”的价值观的时候,她们被遮蔽的盲点是,那是以孩子的尊严、个性和快乐作为代价的,这个代价将作为孩子们的童年记忆而影响他们一生。在这个意义上母爱才是一种“疾病”。桑塔格分析疾病的寓意时说:“对疾病的罗曼蒂克看法是:它激活了意识;以前是结核病充当着这一角色;现在轮到精神错乱了,它能把人的意识带入一种阵发性的彻悟状态中。把疯狂浪漫化,这以最激烈的方式反映出当代对非理性的或粗野的(所谓率性而为的)行为(发泄的)膜拜。”赵翼如发现的“病了的母爱”也是一种“精神错乱”和“把疯狂浪漫化”的表现。

        还值得注意的,是赵翼如在书中的文学化处理。所谓文学化,就是用文学的手法,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现作家的书写对象,从而使被书写对象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因此也就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应该说,这是迄今为止我读到关于孩子教育现状最令人震惊的著作,作者开阔的视野、特立独行的思考和文学化的笔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