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霄)在日前举办的2011年中国文学观察论坛上,评论家彭学明表示,整个中国文学的创作从能力上来说,中短篇小说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相比之下长篇小说比中短篇小说水平略低,其原因是“长篇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丢失了很多文学创作的传统审美。”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掖平觉得,就2011年上半年整体状况而言,不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重新激活了文学最伟大的功能,即对历史的记忆、复写功能。“结构性的文学思潮影响了整个创作之后,文学最大的功能——记忆功能,就被割裂,搁置起来了,所以太多的文学作品只关注当下,丢失了记忆文化,记忆历史、复现历史、传承历史的职责。”她认为,文学要想最大限度地贴近人性、贴近生命,就不应该把当下的生存看成是一个孤岛,一个碎片,它必须上承古老的文明,下启人类文明不断的提升,只有这样,人类的文学才能不断推动现实向前发展。
评论家彭学明认为,整个中国文学的创作从能力上来说,中短篇小说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相比之下长篇小说比中短篇小说水平略低,其原因是“长篇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丢失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传统审美。”彭学明分析,作为长篇小说,就应该以故事情节取胜,而现在的长篇小说恰恰是。“为什么好多长篇小说我们看不下去呢?它是一潭死水,不像一条河流那样既有平静的水面,也有暗流、有急流、有浅滩,读者没法跟着他的情感走。”其次,长篇小说人物形象不饱满,没有独特的人物个性和人物命运,与大众、生活很遥远,所以作者认为自己写得好的时候,而读者恰恰不买账;第三,不讲究艺术,只是讲故事,没有细部的表情描写,没有心理活动描写,甚至连语言都不过关。“文学作品应该向读者传达审美、精神的力量或者是感动,应该有文学的良知,既要有传递真善美的责任,也要及时批判社会一些不良现象,但是现在作品很少讲这种情怀。”
关于纯文学和大众文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彭学明不主张将大众文学和纯文学分为两类,文学就是文学,如果文学走不进大众,文学存在有什么意义?文学就是文学,大众文学和纯文学不能分开。“大众文学更多地承载是文化娱乐方面,业余文化的娱乐方面,而纯文学更多承载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坚守,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坚守。”而李掖平表示,尽管我们并不主张纯文学和通俗文学,把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截然对立起来,但是这两个阵营分歧越来越清晰。现在更多作家已经充分注意到,要在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作家周大新参与了和网上作家结对子的活动,他发现,很年轻的网上作家年收入都在几百万,最高的有八百万,这是严肃作家达不到的。“中国作家可以分成两支队伍,一支队伍在创作比较严肃的文学作品,称为纯文学作家,这部分作家的图书销量,大概最多20万册左右;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网络小说作家,这部分作家的图书销量,有的能达到80万册以上。”周大新说,我们需要畅销书作家,但是更需要纯文学作品,纯文学作品的读者不是很多,但是一个民族需要这样一部分作家,他们是为民族文学发展做出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