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9月07日 星期三

    “《诗经》中的文字迤逦走到民国”

    何 龙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9月07日   10 版)
    《民国经典国语课》(全二册),闫苹主编,中华书局2011年6月第一版,49.00元

        我对民国的教育殊少了解,只是隐约想到几个细节。比如白马湖边的春晖中学,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等人曾筚路蓝缕,开辟课堂。比如沈从文在中国公学的第一堂课,沈先生战战兢兢如临大敌,三两下便把准备的内容讲完了,下课时间却远远没有到来。还有晓庄师范,陶行知带着家人和学子们一起学习、劳作。这些细节让我觉得温暖,也让我倍感苍凉。时空渺邈,我的追思随风飘荡,无所寄托。

        现在,我桌子上摆着这套《民国经典国语课》。半个多世纪之前,它曾摆在季羡林、林海音、何兆武那一辈人的小学课桌上。一行行一篇篇读下来,心中暗涌起很多感慨。曾读到一则对民国国语教材的评价,有那么半句话,,突兀地跳出来。这句话,或许能概括我阅读《民国经典国语课》的感受。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民国国语教材具有质朴、真挚的特点。思想多元,几乎没有任何成见、预设,体现了一个新时代到来时所具有的开阔胸怀、勃勃生机。孔夫子曾用三个字概括《诗经》,“思无邪”。根据李泽厚的理解,思无邪就是“不虚假”。《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初的文字,先民们还没有学会粉饰自己的情感,因此发而为歌,真挚动人。读民国国语教材,我发现其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非常质朴,极少修饰。如:

        农人并不是欢喜热,因为这时是收麦的季节,天气越热,麦子越成熟,所以他们只好忍耐着热了。他们每天起得很早,天色朦胧的时候就到麦田里去,一直割到黄昏才肯停止。但是他们还不能休息,接着又做搬运的工作。他们把割好了的麦子搬上牛车,拉回谷场,晒过几天再做打场的工作。他们把那黄色的麦粒打出来以后,这麦子的收获才算终了。

        天气热,插新秧,欢喜新秧快成长。工作已完好休息,绿荫底下乘风凉。新谷熟,早登场,粒粒结成黄金样。砻去糠粃舂成米。新粳煮饭十分香。田事毕,心宽畅,来到檐前晒太阳。东说梁山西说海,一年辛苦此时偿。

        作为一个农耕文明国家,耕种劳作一直是我国文艺作品的重要题材。梳理文学史,会发现这一题材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田园诗”,由陶渊明开创,用以展现一种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在精神层面给知识分子一片休憩的园地;二是“讽喻诗”,用来“反映民生疾苦”,以白居易、范成大为代表。这两个方向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表现农耕生活。而上面所举的例子,作者自然地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客观、辩证地展现劳动的辛劳与欢乐。“工作已完好休息,绿荫底下乘风凉”,这恐怕只有参加过劳动的人才写得出来,才能体会得到吧。这种对生产劳作的质朴反映,完全跳过了田园诗和讽喻诗的传统,上接《诗经》中的“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春日迟迟,采蘩祁祁”的文字。

        其次,在艺术风格上,能体会到来自《诗经》“赋比兴”手法的深远影响。赋,就是铺陈,一五一十地叙述描绘出来。比如书中所选的《十二个月的农产物》,主要用了赋的手法,将一年到头的农作物细细道来,颇有些像汪曾祺的名篇《葡萄月令》。这类文章和一般的状物类散文比,主旨相对模糊,它并不“托物言志”,莲藕就是莲藕,葡萄也只是葡萄,却有一种人与自然万物的亲密之感洋溢其中,让人感动。“比兴”,即比物连类,兴发感动,这种手法的好处,一是真挚自然,感情的抒发有一个触发点,这种抒发也紧扣引起触发的事物,因而不虚伪,不空洞;其二,比兴这种方法比较原始,易于为人接受。民国国语教材很好地化用了赋比兴的手法,将对学生的引导消融于无形。粗略统计,仅第十章所选文章就在思想上涵盖颇广,计有“为善”“质朴”“友谊”“侠义”“择偶”“孝道”“智慧”“诚信”“恕道”“勇气”“反对势利”“推己及人”等,但是这些道德内容并不以说教的形式出现,而是从身边的事物中自然而然地“兴发”出来,我觉得这是民国国语教材最值得称道和学习的地方。孔子以“兴观群怨”概括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民国的小学国语教材,早就做到了。

        第三,民国国语教材充分学习了民间文学传统,注重了“口头性”。大部分课文,要么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要么以歌谣的形式吟诵,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接受特点。再配以精致的插画,课本显得元气充沛,真趣盎然。

        最让人欣喜的,倒不是我的追慕有了寄托,而是这套民国国语教材选本乃是出自一批语文教育研究者之手,他们在各种民国国语读本中遴选了200多篇课文,按照孩子们的阅读习惯重新编排,编辑了一个适宜孩子直接阅读的选本。这么好的语文课,理应出现在孩子们最初的生命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