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8月03日 星期三

    难以忘怀的书

    爱情诞生的七个阶段

    赵荔红(本报书评人)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8月03日   11 版)
    《十九世纪的爱情》,[法]司汤达著,刘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26.00元

        司汤达自撰墓志铭:“米兰人,活过、爱过、写过。”他对意大利有特殊感情:母亲是意大利人后裔,自己又在米兰读书、旅行,生活过一段时间;他热爱意大利艺术,撰写过《意大利绘画史》、《罗西尼传》、《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意大利遗事》是根据一个意大利抄本故事编写的,《帕尔马修道院》以意大利生活为背景;此外,他终生都爱恋一个意大利女子,玛蒂尔德·邓波夫斯基。

        玛蒂尔德是意大利民族革命组织烧炭党人,富爱国心,受良好教育,致力于反抗奥地利统治运动。司汤达1818年遇见玛蒂尔德并迅速爱上她。但玛蒂尔德始终不接受司汤达的爱情。受恋情磨折,又想探究爱情是什么,试图了解一个高傲、敏感而富有才情的女性的内心世界,司汤达撰写了大量随笔,就是这本《论爱情》。我读的是刘阳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版,书名改为《十九世纪的爱情》。

        出于对玛蒂尔德的敬意,书中从未直接流露玛蒂尔德的名字,当不得不描述恋人的言谈举止性情时,常将玛蒂尔德化身为很多女子。加上司汤达经常性的情感冲动,内心矛盾而纠缠,在意大利的处境(他甚至被认为是法国间谍)使他习惯于躲躲闪闪,使得这本书的结构、叙述看上去有点混乱,有些阐述不够透彻,有些相当主观,甚至前后矛盾。但关于爱情有相当敏锐深刻细致的理解。1825年,玛蒂尔德逝世。司汤达悲痛之极,在自己这本书的一个抄本上写了“作者逝世”,表示自己的心已随玛蒂尔德逝去;还画了一把手枪,表示自杀的意愿。他没有死,却将对玛蒂尔德的深情融入到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德·瑞那夫人,《帕尔马修道院》中的法布利斯、克莱莉娅等主要人物身上,都可以看到司汤达及其恋人的影子。

        在《十九世纪的爱情》中,司汤达将爱情称为“结晶”,分为四种:激情之爱、虚荣之爱、肉体之爱、趣味之爱。还提出,但只简单列了个提纲。司汤达列这七阶段提纲,是从男性的视角。而本文却试图从一个女性视角,反向行之去阐释、体会他所说的爱情诞生的七个阶段:

        1.惊叹

        陷于爱情的女子是盲目的。她可能傲慢、聪慧,出身良好,举手投足都是优雅,对围绕身边的男子不屑一顾,甚至嘲笑那些陷于情感的人。一旦她命定的主神降临,这个人,也许在旁人看来,平庸、轻浮,浑身是缺点,不知如何她偏就奉他为神明,一举手一投足都牵动心思。他的刚愎被惊叹为“自信”“自傲”,他的固执,被惊叹为“执着”,他的多疑与反复,被认为是“思虑细密”,他的笨拙,被当作“朴质”。她不许旁人说他半点不好,只要有人稍稍异议,马上以其全部智慧反唇相讥,认为别人是“居心叵测”。女子的天性是,她全部的生活都以情感为重心,这就注定了一个陷入爱情的女子,会以她的幻想,无限放大爱人的优点。一个女子,如果说爱上一个人,不如说,她爱上的是她的想象。

        2.多么幸福,等等

        司汤达说,从第一阶段“惊叹”到第二阶段“多么幸福”,间隔一年。一个19世纪的男子大概需要一年,但那个时代的女子爱上某位男子,情况就更糟,我们常在小说中读到某女情感无法慰藉,郁郁而终,魂魄飘零。男子会制造各种机会接近女子,比如渥龙斯基之于安娜,于连对德·瑞那夫人,他们总是主动的。19世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羞于表露自己内心,只能寄希望男子的偶然垂青。一次偶遇,眼神的偶然交汇,舞会的短暂拉手,一封信的几个动人语词,一次交谈的亲切语气,马上会令她感觉“多么幸福”。女子性别决定了她是被追逐、被左右、被爱着的。现代社会的女子也同样如此。一个陷入爱情的女子,内心如此敏感,不仅仅她的恋人的顾盼会让她产生“多么幸福”的感觉,美丽的花,迷人的影象,小说里的爱情故事,一段缠绵悱恻的旋律,都会令她感到“多么幸福”而经常性地热泪盈眶,因为,爱和美是如此相象,全都让内心情感丰沛而充满感动。

        3.希望

        从幸福的可能,到萌生希望,司汤达说,间隔一个月。其实或者更短、同时。希望有更多的触碰,更亲密、更深切的心灵交流,与众不同的眼神,独属于他和她的小秘密,心照不宣的感觉,由最早很单纯的思念,演变为更多更渴望的肉体纠缠;从仅仅是呆在一块,到希望拉手,到拥抱、接吻,到更长时间的厮守,希望,是逐步增强的。男子从眼神纠缠到拥抱接吻,中间可能没有过度,而女子,将更多想象停留在语词、眼神、内心、情感上,她们有时候害怕直接的肉体接触,生怕那种不洁感会摧毁内心想象。但火焰总是越煽越高。一旦希望得不到满足,摧毁性的绝望就迅速降临。希望、绝望,恢复希望,再次绝望,一个小小的细节错失,一次偶然的言语误会,一个不合宜的动作,都可能导致恋爱中人的巨大绝望:“我永远失去他了,我再也不可能和他在一起了。”她大声哭泣,自己折磨自己,自怨自艾,这种情形,一直要等到希望重新萌发,她就转眼破涕为笑了。

        4.爱情诞生了

        司汤达说,从希望到爱情诞生只是一瞬。决定性的一瞬,必须以什么途径完成呢?一次眼神交汇?一个微笑?也可能就是直接亲吻,突如其来的拥抱。我想,爱情,绝不可能只停留在语词与幻想上。像柴可夫斯基与梅塔夫人那种,书信往来、绝不见面的一辈子的爱情,不是真的,是想象的,回避一种实质性的爱。真正的爱,激情之爱的同时,必定伴随相当程度的虚荣(征服与被征服)、肉体(将精神之爱落实和维系下来)、趣味(有共同的审美旨趣、语言,交流的可能)。激情之爱如火花闪现,后面的那些,则相当具体与绵长,司汤达将他们割裂,显然不现实。

        5.第一次结晶

        在司汤达这里,结晶就是爱情。他说这两个阶段没有间隔。他说的其实是一个阶段。结晶,更近于因爱情发生的肉体行为。对男子来讲,毫无疑问,肉体行为不等于爱;但对于年轻女子而言,只有爱情才能伴随肉体行为。甘愿将自己肉体奉献给心爱的人,是一种勇敢的行为。尤其处女,第一次的奉献,伴随巨大的恐惧与绝望,对自我消失、由少女变成一个妇人的绝望。其实对于成熟妇人,在肉体上的不自信,犹疑不决,恐惧感,也与少女一样,她不能保证发生肉体行为后,爱情是否还存在。她们同样需要勇气,来完成爱的结晶。

        6.怀疑出现

        由于爱情诞生只是一瞬间,这个瞬间会反复出现。爱着,怀疑,确认,爱着,再怀疑,再确认。尤其是女孩,当她陷入爱恋,她总是不自觉拿幻想中的那个人,去与现实的“他”比对,一些小举动,一个小事故,与想象中略略偏差,她的怀疑就出现了。而后,她会晃动她那羚羊般的小脑袋,在离开他的时间里,反复回想每个细节,因合乎内心幻想而微笑,因出现偏差而皱眉,女孩子们往往叹息:天哪,你永远不要接近你爱的那个人,你就让他呆在远方,你只要远远地看着他就够了。一挨近,你就会失望。

        7.第二次结晶

        这种怀疑,一旦被合理解释后,幸福又降临了。恋人间类似的反复无常经常发生。为一些小事别扭、生闷气,几天之后,又幸福地在一起有说有笑,这种事情难道会少吗?第二次会被认为比前一次情爱更浓,每一次相互怀疑后的再次聚合,都被恋人们认为是最幸福、最让人又哭又笑的和好。每一次都是最难忘最深刻的爱恋,每一次都是最幸福的结晶。直至将自己的热情全部耗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