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文国)第22届香港书展上周(7月20—26日)圆满闭幕。据主办机构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透露,为期7天的展览共吸引近95万人进场,较去年升约3%。参观者当中,有超过15000名访港旅客经由特别通道入场,较去年大幅上升15%,主要来自内地、澳门、台湾等地。由于不少访港旅客或经由正常通道进场,因此估计实际旅客数目远超此数。
书展期间,大会委托独立调查公司——敖志方略(香港)有限公司抽样访问参观人士,了解他们在书展的购书情况及平日阅读习惯。调查发现,受访者整体平均消费为港币522元,比去年增加约10%。约两成受访者在书展消费700元以上。
调查发现,今年书展吸引了不少新客人,第一次参观书展的受访者占总受访人数的14%;对于此次参加香港书展的主要目的,有76%的受访者是为了获取第一手新书资讯;32%的受访者是为了感受国际书展的文化气息;25%的受访者是为了了解最新电子出版物趋势;还有18%的受访者称此行目的为参与多元化的文化活动。
调查显示,本次书展上最受欢迎的书籍种类依次为小说(52%)、文学(28%)、旅游(21%)、儿童读物(21%)、自我增值(励志类16%)等。与去年相比,购买儿童书的参观者增加了6个百分点,有意购买英文书的参观者更增加至接近4成。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说:“9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香港书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接触不同类型的书籍,是适合一家大小参与的暑期盛事;也有87%的人认为,书展筹办的文化活动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知识,证明近年我们积极提升书展文化内涵的方向,已得到大家肯定和支持。”
今年香港书展举办近300场文化活动,合共吸引13万人次参加,较去年激增超过一倍。其中台湾名作家李敖的讲座,吸引2170人出席;而林青霞推出首部著作,她的分享会也有1500人参加。至于11名英语名作家,包括由邓永锵爵士邀请的David Starkey、AA Gill、Nicholas Coleridge和Tom Parker Bowles以及由曼氏亚洲文学奖协助邀请的Tabish Khair等,分别主持多场讲座,合共超过1700人出席,观众反应热烈。不少读者在讲座后即当场购买书籍,索取作家亲笔签名。
阅读习惯方面,调查显示,受访者在过去12个月购书金额平均为2088元。其中,购买5000港币以上的占6%,2001-5000港币的占18%,1001-2000港币的占28%,501-1000港币的占26%,500港币以下的占22%。去年购买多于20本的占27%,11-20本的占27%,6-10本的占25%,1-5本的占21%。受访者最喜爱的购书地点依次是书店(95%)、书展(69%)、网上书店(14%)、书报摊(10%)及超市和便利店(2%)。
另外,97%受访者过去一个月曾阅读印刷书籍,73%的阅读时数超过10小时。其中,上月阅读印刷书籍在60个小时以上的占11%,31-60小时的占14%,21—30小时的占23%,11—20小时的占25%,10小时或以下的占27%。他们经常阅读的书籍种类主要为小说(62%),其次为文学(37%)、旅游(32%)、自我增值(23%)、宗教及哲学(20%)、体育及嗜好(17%)、历史及人物传记(17%)、社会科学类(17%)、艺术及音乐(16%)、语文学习(16%)等。受访者阅读的书籍主要为繁体中文,占63%;其次为英文,占20%;简体中文则占16%。
86%受访者认为阅读可“获取知识”;72%认为“培养多元兴趣和嗜好”;认为可“消闲减压”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则分别占68%和50%。
香港书展今年扩大“电子书及电子学习资源”展区,并增设“未来书店体验区”,吸引超过1万名读者亲身体验“按需出版”服务。至于大会与3香港合办的“全城来读电子书”平台,六月底启用至今,已录得超过18000次下载。场内的调查显示,43%受访者过去一个月曾阅读电子书。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阅读电子书时所使用的电子/数码产品依次为:电脑(48%)、手提电话(47%)、平板电脑(27%)、电子书阅读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