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8月03日 星期三

    对国宝级文物岂可轻言“操作失误”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8月03日   08 版)

        近日,一位网名“龙灿”的网友在微博发布消息称故宫器物部在将一件国家一级品宋代哥窑瓷器出库时,被工作人员摔碎。对此,故宫方面证实,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在对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文物损坏。故宫博物院为此成立事故调查组,经过反复模拟试验和多次专家论证,在十日前得出初步结论,判定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验室科研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致使国家一级文物青釉葵瓣口盘受到挤压损坏。(《京华时报》、央视7月31日报道)

        故宫博物院自己也许并没有感觉,对国家级文物负有重大安全保护与文化开掘职责的他们,被公众寄予了怎样的厚望?如果不是知情者微博曝料,此事不知道还要被隐瞒多久。也许在他们看来,国宝级文物发生损坏,只是普通瓷器店的店员打坏一只碗那样不值一提,根本算不上公共事件。7月4日出事,26天的调查认证才得出“初步结论”,而且这“初步结论”还是被微博逼出来的,我不知道该为他们的严谨鼓掌,还是该为他们低效悲哀。

        据故宫博物院称,作为宋代官窑瓷器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从去年开始,已通过无损监测仪器,完成了50余件陶瓷文物的分析测试。可是人们不能不问:完成50余件陶瓷文物分析测试,其全部价值是否能够抵消这一件文物的损失?无损监测仪器真的可靠吗?当初这项研究课题的得失风险,是否经过了权威论证和可行性实验?如果没有经过这些程序,完全属于“拍脑袋”决策,决策者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呢?

        人们尤其不能理解的是,“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而使文物遭挤压损坏的事,又是怎么发生的?面对如此贵重的文物,研究者难道仅仅是通过感官测定等原始手段来操作?作为科研人员的操作者,难道也像车间流水线的工人那样,仅凭个人经验来摆弄国宝吗?不难设想,对待文物哪怕只有起码的敬畏之心,整个分析测试过程,也应该有一套相互监督制约、确保安全操作的程序吧?操作手法上怎么也要像摆弄鸡蛋那样小心吧?怎么可能会发生把文物挤压损坏的事情呢?

        故宫博物院的一句“操作失误”,让人听起来很轻很轻。但是他们的尽责表现带给百姓的心理冲击,却是很重很重。不难理解,工作中谁都有可能“操作失误”,但从如何避免失误的努力程度来看,国宝级文物无疑是应该层层设防、不可轻言“操作失误”的最高级别。已经形成的失误,昭示出操作者、管理者的巨大责任。在追究责任的同时,最要紧的还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事件,伤害全国人民的感情。

        北京市丰台区  马龙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