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7月20日 星期三

    牵住《诗》的手

    李先耕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7月20日   15 版)

        华夏是诗国,《诗》导其源。“十口为古”,何况两千多年过去,不知经过了多少代人口中吟诵,《诗》中的人、事早已成为历史。然而情思依旧,亘古常新,所以《诗》中的情思、人事依然向我们伸出那芊芊素手。刘冬颖教授的《执子之手——〈诗经〉爱情往事》就让我们牵住了《诗》的手。

        作为新一代的《诗经》研究学者,冬颖教授学有师承,她既有专门的“《诗经》学”“小众”专著,也有普及性的研究——没错,普及也是需要“研究”的——就像我面前的这本书。作者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说,《诗经》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我们可以借过来说,《执子之手》就是《诗经》爱情生活的百科全书。书中爱情、民俗、女人三部分,以不同的维度构建了《诗》中爱情生活的全貌。从投掷的桃李到鼓响的琴瑟,从上巳三月三的芍药到婚礼笑如人面的桃花,或浪漫或痴情的爱情点缀着全书。而从黄河河洲、溱水洧水到桑间濮上,当年少男少女寻爱的旅程,就展现在《执子之手》的画卷。你要听那衰微国度凄美而又坚定的爱情誓言吗?书中有“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你要问葛藤萧艾丛中、青衿子佩面前的相思吗?书中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从“辗转反侧”到“莫不静好”,书中告诉我们,相恋即是相知。从“维士与女,伊其相谑”的嬉戏,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娇媚,书中重现了《诗经》时代童子、淑女的生活情态与审美眼光——这些看似随意的点染,却是作者近20年功力的凝聚。

        此书写《诗》中爱情,但又不局限于爱情。雅俗风土,物候节日,乐舞器用,人情世故,婚礼程序,家室子孙……此书或用工笔细描,或用大笔写意,时而灵动、时而厚重地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先民民生、民俗的画卷。

        尽管爱情需要饮食男女,但此书着力刻画的是《诗》中女性的群像:奔走复国大计的许穆夫人、“漂亮妈妈宣姜”、“悲情新娘庄姜”、“多彩女人文姜”,她们或刚毅坚定,或温柔似水,在美女作者的笔下,在更为广博的文献征引中,这些命运迥异的女性可以说无不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但是她们终究不能跟同时出现在《诗》与《春秋左氏传》里的夏姬相比——《左传》中她历经宣、成、襄三公,“三代王后”、“七为夫人”,搅动天下数国,征服无数男人,难怪书中竟赐予她“终结《诗经》的女人”这一称号,也许“女权主义”的张力,早已投射到了远古?

        爱情是永恒的,但寻求爱的人群却是不同的。所以现代人常常会跟《诗》显得有些隔膜。

        今天的小布尔乔亚或许会让爱情在婚姻门外徘徊,但《诗》中的爱情毫无例外地要指向婚姻,“宜其室家”是那个时代的祝愿。

        今天的蚁族丁克们或许是他们在这“让房价飞”的城市里无可奈何的选择,但《诗》中的婚姻总是要“宜尔子孙,绳绳兮”!

        在这浮华的年代,想要去体验《诗》中的情爱,不说是不可能,那也是挺难的了。幸而这本书牵住了《诗》的手,让那些“而立”或未立的“小资”们,能淌过历史的长河,在若有似无中聆听些汉儒宋哲的教导,在温馨迷茫中瞻仰到《诗》教熏陶下的杜甫、李商隐们对《诗》情的演绎。我不知道那些沉迷过波西米亚风格的嬉皮或雅皮们能否回望东方,去重温曾经淳朴的温情,去感受黄河儿女的爱恋,去感动江汉南国的风韵,去追寻在水一方的洄游。在咚咚坎坎的鼓声中,在皎皎皓皓的月色下,在“洵有情兮,而无望兮”的巫女面前,请丢掉那些混凝土森林中的玲珑心窍吧。

        希望数字化时代的高清画面,能让《诗》中的爱情再现——此书原是作者电视讲座的讲稿。

        这里还要感谢此书的编辑及出版者,他们为篇章文字配上的那些插图,真的很美——不过要是彩色的就更美了!

        好了,请打开眼前的这本书,请牵住《诗》的手。

        (《执子之手——〈诗经〉爱情往事》,刘冬颖著,中华书局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