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7月20日 星期三

    图书单品馆配效率越来越依赖营销的投入。在图书营销经费减少的前提下,市场份额越来越集中于具有出版品牌和营销品牌的出版社,“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角逐馆配市场:越来越明显的“挤出效应”

    本报记者 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7月20日   06 版)

        今天的图书馆如何面对馆藏建设问题和馆配建设问题,如何面对招标和信息的评价问题?怎样才能阐明各自的利益诉求的关联,建立某种机制以达到有效目的?在近日举行的图书出版发行馆藏建设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出版社、大型书城、高校图书馆三方代表共同就当前图书馆建设的热点问题交流研讨,希望了解图书馆客户需求,提高馆配服务水平,共同寻找促进图书馆事业和出版事业共同发展的新途径。   

        近年来,北京发行集团高度重视图书馆馆配业务的发展,将馆配业务确定为其三大业务主线之一。北京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北京新华书店首都发行所团购馆配中心经理张文广指出,近三年来,北京市新华书店新拓展的图书馆客户达350余家,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销售额逐年翻倍递增,迅速实现了在全国馆配市场的扩张,成了全国图书馆首选的现采订货合作伙伴,这些成绩的取得同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2010年,北京发行集团开通了针对图书馆客户和批发客户的首都发行所网上交易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给客户提供网络化海量数据展示、快速检索、网上下单、数据下载、信息查询、数据跟踪等服务。2010年新开通网上客户200余家,实现交易额约3000余万元。他们还推出网上新书样本库,将5000平米的实体样本厅的资源搬到网上,为图书馆客户提供网上选书服务。这不仅解决了图书馆一直苦闷的出版信息不畅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还为那些因当地图书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奔波各地采书的图书馆老师提供便捷的网上选书服务。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熊丽认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源建设的环节,馆藏的质量和馆藏结构的合理性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几年政府采购招标的形式越来越成为各个馆购买文献资源的首选方式。尤其是北京市属院校,从2006年开始进行了政府采购和招标,很多部委院校现在也开始进行招标。“虽然现在移动数字图书馆很热,但从各个高校的教学科研用的文献情况来看,中文图书是高校图书馆中用的最多的,包括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她说,馆配商服务的指标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一是招标时候的评价,二是招标后的评价。

        浙江大学资源建设总监张军说,中文图书的采访馆员是整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当中最累的,每年开20万种书目,即使中文采访有30个人,工作量在图书馆里仍然很大,读者还经常不满意,因为肯定还有很多没有买到的书。林语堂先生说过:“一个学校的好坏取决于图书馆”。其实加一段话,就是“一个图书馆的好坏,其实取决于采编部门”。图书馆面临着一些问题,多数图书馆在招投标的过程当中缺乏话语权,中文图书采购的经费跟整个馆藏建设的趋势是相关的,而且,中国图书馆采购的经费是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年新书规模和采购经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统计的一版一次新书品种是14.5万,2010年肯定会突破15万品种。但是图书馆老师还是埋怨,品种虽然越来越多,买到的书越来越不符合自己的心意。

        经销商抱怨馆配的利润越来越薄,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馆配经销商的恶性竞争仍在进一步加剧。科学出版社销售中心终端营销部经理杨伊扬表示,对于出版商来说,新品种的规模推动馆配销售的影响力在下降,单品馆配效率越来越依赖营销的投入。在图书经费减少的前提下,市场份额越来越集中于具有出版品牌和营销品牌的出版商,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图书馆对出版社的营销有点审美疲劳,对出版社的营销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社怎么样去适应图书馆的需求?如何提高营销的效率?创新营销的模式,满足图书馆深层次的需求,将是各个出版社在馆配营销当中面临的大问题。”杨伊扬提出,目前的馆配市场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对称、市场不规范,为影响馆配市场健康发展的三大因素。供需矛盾以及社店、店馆之间的博弈日益突出,出版商经常会感慨自己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内容提供商,是出版的源头,但在市场中同样没有话语权,常受制于馆配商。他说,要改变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对称、市场不规范的现状,最关键的是意识的转变,出版社、图书馆、经销商还是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社馆店共同来规范馆配市场。

        图书馆代表从当前馆藏采购的现状和问题、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新需求出发,提出与出版发行企业加强信息沟通,提高馆藏采购满足率和配套数据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馆长陈万寅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成一个全省高校图书馆共享的、开放的平台,高校图书馆的人员都可以上这个平台选择图书。而且是一个准确和动态的揭示并且提供适合全省各高校图书馆收藏的可供书目信息,具有准确的专业特点的、全省高校人员使用的动态信息。建数据库的目的就是方便图书馆的采访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采集到适合各个馆所收藏的信息资源,提高采集的质量和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发挥各个高校学科专业的优势,因为这个平台是互动的。”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严潮斌列举了招投标对图书馆的负面影响,他说,图书馆馆藏内容构成了同质化的倾向,各个图书馆都大同小异,这对高校图书馆的生态分布、特色结构构成了很严重的危害。招投标之后,图书馆对馆配商提出无限后续服务的要求,以至于图书馆对馆配商的服务过度依赖,对于图书馆来说,在前期的资源建设以及加工过程当中出现了空洞化的趋势,要引起图书馆适当的注意。

        招投标时间越来越长,在市场经济过程当中就必然会出现馆配市场的集中化。馆配市场的集中化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那就是有可能断绝了和一些有特色、有多种来源其他馆配的合作,因为招投标过程中对于资质有要求。比如有的资质要有5000万以上,有的要有技术、网络的要求,有的要有服务的要求,通过这些条条框框,大家如果都用相同的招投标标准,那又更加加重了同质化的趋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