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6月08日 星期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

    龚 民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6月08日   03 版)

        三年前,我顶着“不孝”的恶名跌跌撞撞走进了考研试场。那时节,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旷日持久地席卷南中国,几个月前在省城接受了一次大型手术的家父病情突然加重,不得已滞留岳阳家乡的医院治疗。彼时,我正紧张备战考研,应对期末公务,仅遣妻作代表探望过一次,平时则通过电话问候而已。父亲一再嘱我好好备考、安心工作,他无大碍,切勿挂念。讵料八天之后的1月16日凌晨,刺耳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叫醒,父亲进入了弥留状态。我赶紧告假,携妻女回乡。连日的大雪和坚冰在蔓延,高速公路封了,国道上的车流排成长龙,艰难地爬行。手机再次揪心地叫响,家弟说父亲等不到与我见最后一面就已匆匆西去。我的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任凭泪水在脸上肆虐。两个小时的车程,走了整整一天,见到父亲时,他已安详地睡着。我跪倒在地,抓住父亲如屋外冰雪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这双手曾经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有力。家父幼年丧母,与我患有眼疾的祖父相依为命,凭着苦读而跻身杏坛,成为解放后村子里最早的知识分子之一。父亲进入中年,家里祸不单行,特别是我的母亲曾一度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他含辛茹苦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家,把我们兄弟二人培养成自食其力的人。身为长子的我浪迹天涯,辗转求学谋生已逾二十余秋,父子聚少离多,原本就没尽几天孝道,如今又横遭家严弃养,真不知何以为家?

        守候在父亲的灵前,家弟告诉我依照风俗已叩请德高望重的本家老哥选好日子,停灵四天,20日出殡。19日和20日正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日子呀。面对自古难以两全的抉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因考研而放弃为老父送终,有悖天理,休言向亲友乡邻说明,就是对家弟也有口难启,为侍奉双亲、救治父亲,他们夫妇已经替我付出得太多太多。我本科毕业后一直供职于高校,算是子承父业,面对证书社会和学历职场的挑战,我却在畏难和懒惰中虚度光阴,一再耽误了谋求深造的机会,家严深以为忧,三番五次嘱我弃恶从善。遗教历历,言犹在耳。是否能有两全之策?抱着侥幸心理,我拜访了负责选日子的本家老哥,善解人意的老哥戴上老花镜,再次翻阅老黄历,将出殡的日子改选为21日,并连声说这天同样是个黄道吉日。跪谢老哥后,我怀着负罪之心去见悲痛欲绝的老母,开明的家慈爱子心切,她不仅嘱家弟重新调整丧事安排,还宽慰我说:去吧,你父亲会保佑你的。

        次日午后,叩别停灵在家的家严,我只身踏上了返长沙考研之路。因冰封雪阻,车船不畅,家弟至交周潇翔先生主动提出驾车送我,抵长沙后他竟楼未上门未进,连夜冒险返回协助料理家父丧事。朋友尚且如此,为人之子却不孝如我。目送重情重义的潇翔贤弟驾车消失在风雨之中,我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两天的考研我是在悲痛和煎熬中度过的。20日下午最后一堂考试,我早早交了卷,冲出考场,登上党委宣传部部长扬波兄派来的车,少数几位获悉情况的同事和兄弟同车前往吊唁家父。北去的路途漫长而艰险,我们先后换乘四趟车才于深夜抵达。我通宵为父亲守灵,和泪赶写次日追悼会的答谢辞。万里河山万里素,一更梦魇一更情。深深的愧疚成为我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三年来,我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在半工半读的征途上蹒跚前行。导师吴家庆教授严谨笃实,其为人为学在学界均颇有声望。先生不仅主持着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点,掌管着学术声望甚高的湖南师大学报,还有着繁忙的讲学和稿约任务,但先生从不忽悠对门下弟子的教化。2009年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我手头揽有校方交办的诸项事务,便托同窗告假听课。彼时恰逢吴师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专题”,先生当即以短信示我:如果因为忙而连课也不听了,那读研又有什么意义呢?先生忠于教职的责问令弟子羞愧难当,自此我再也不敢缺课逃学。我的手机里至今还珍藏着这条短信,它不仅饱含着恩师对我如山似海的关爱,也见证了我的导师方阵的师德和风范。攻读学位伊始,我便在思考论文的选题。这就要提到编外导师校党委书记张国骥教授。国骥书记2005年初任职师大后,对大学文化建设情有独钟,主持起草《湖南师范大学文化建设纲要》,亲自设坛开讲,力推项目建设……党委宣传部奉命主抓文化建设工作,我亦有幸全程参与。当我把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学位论文选题的冲动报告导师时,家庆先生不仅首肯,还点拨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国骥书记更是大度地表示,他的研究成果可以无条件地全盘“转让”。际遇良师,幸莫大焉!

        三载半工半读的生涯既是忙碌和艰辛的,也是充实和幸福的。党委宣传部的同仁给了我极大的理解和无私的支持,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所承担的工作才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甚至不乏亮色,2009年我个人也被学校评为“三育人”优秀个人,2010年底又转岗晋职。谬为同船共度的成员而贪参与之功,我的心中有无尽的不安和感念。

        学位论文完成的时刻,已是2011年的清明节。虽然节前两周我已携小女回乡祭祖,并探问家慈。但人逢清明,此情此景,依然感慨万千。我无法不思念九泉之下的先父和旅汉小住的老母。夜幕星收,麓山无语。倚窗北望故园,倍感身心两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