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室主任
人一生思想发展的阶段不一样,读书的选择和目的性就不一样。年幼时期处在发蒙阶段,可以读一些启发智力的图书;开始有思想的时候,比如初中、高中,我个人的体会是,可以读一些励志书,能够让人产生激情的书。我1963年上小学,整个小学到中学毕业,都是文化大革命,我读《创业史》,家里还有《三国演义》,《苦菜花》等,课本也接触到一些传记。总体而言,我现在想,不管书是不是有基本的思想倾向问题,只要能对青年人产生激励作用,或是英雄主义使命感的作用,都好。有了这个基础,人就愿意前进。
第三,一个人要进一步去读一些建立科学思维方式的书,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是一个理性的阶段。比如,我上大学时,对一些事情就突然有所醒悟。比如,大学前读到的一些中共党史的资料,和我上大学后接触的不一样,这就让我反思,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过去要做假?引起了一系列的思考。所以,这个阶段可以涉猎些历史,因为读史可以有比较,促使人对事情做思考。
我们77级遇到思想解放,先通过小说反思过去,通过读历史引起思考,反思过去的教条主义,人就变得理性,有了批判精神,这对我后来有很大影响。后来图书开禁了,对我最有影响的是罗素的书,而国内的的思想界,我推崇胡适。也不是说罗素完美无缺,比如他谈中国问题就谈得不好,但总体来说,罗素是一位非常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是否具有批判精神,对一名学者尤其重要。
第四,要宽容。我常说自己是经济学理性主义,我越读书思考,越发现人的局限性。很多东西我们弄不明白,不敢说自己一定正确,别人一定错误。形成这样一个认识,我们就会变得宽容。而且读书越多,人会越宽容,会更多会去尊敬别人,调整自己的认识。
第四阶段,读“无字书”。对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还是要到社会生活中去走走。到农村多去走走,会引起很多反思,农村远远不是一些知识分子想象中的牧歌天堂,传统的乡村社存在些很可怕的东西。
我选择图书的标准,是看作者是否诚实。一个人愿意诚实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我会去读他的书。一本书如果能对我建立自己的思想框架有用处、形成自己思想框架的节点或链条,我就一下记住了;如果无助,可能很快就会忘记。看到一些新奇的东西,会让我觉得兴奋。忙里偷闲时,我会看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方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