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6月08日 星期三

    方卫平推荐:《我是白痴》

    “儿童文学天真而又充满感动”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6月08日   18 版)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

        我推荐的图书是《我是白痴》,是台湾作家王淑芬的作品。是我将这本书介绍给内地出版社出版的,因为这是一部我非常推崇的作品,这本书里的故事,我讲到哪里,哪里的人就感动。《我是白痴》以一个智障孩子彭铁男为主人公,通过一则则以他为第一人称的故事,写出了人性的美和人性的光华,写出了人生很多的感动和思考。同时它又是幽默和写实的,通过巧妙的叙事来传递情感。一个作家能把一个智障孩子的心理描摹得如此准确和细腻,首先是很难,其次,在这样的准确和细腻之中,又有让我们发笑、感动和思考的东西,这就更难得了。我觉得这本书对比内地很多作家的作品,哪怕是非常有名的作品,也能看出我们的差距。

        我选评过很多儿童文学读本,我希望儿童文学是非常天真的,充满感动的,同时又具有幽默和想象力的,另外,它还应该能让孩子们读过之后有回味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教育性是儿童文学的文化天性,教育性本身不是儿童文学的敌人,问题是我们的一些作家把教育性推向了极端,变成了教育工具论和教训主义。我曾说过,今天我们的儿童阅读仍然明显受到一种功利而又狭隘的教育观的影响,它包括缺乏真诚的情感教育、缺乏温度的知识教育、缺乏反思的纪律教育、缺乏普世价值关怀的民族主义教育,等等。文学本身就有教化的功能,儿童文学本身就同时有审美的、游戏的特性,也有熏陶、教育的特性,但不能把儿童文学变成直指教育目标的简单工具,当教育性被庸俗化,就变成了儿童文学的敌人。儿童文学的教化作用在于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决不在于暴力化的教育。我曾经呼吁,现在也同样呼吁:“不要让儿童文学与童年为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