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6月01日 星期三

    由全国政协书画室、北京画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艺海童年——王明明儿童时期作品展”于近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2000年以来,王明明先生身兼多职却仍然潜心艺术追索,陆续推出了“心迹自然—王明明花鸟画展”、“寄情怀古—王明明手卷展”和“古意毫端—王明明书法展”,可谓佳作频出,展事不断。2011年正值王明明先生六十虚岁,艺海生涯五十余载,这次大家“小”展别出心裁,作品均为王明明先生六岁至十三岁之间所作,为慈父精心收藏多年,首次面世。展览通过这批儿童画作贯穿了一些关于艺术本质层面问题的思考,定能为当下的美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启迪。

    小院秋实

    王明明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6月01日   11 版)
    电影晚会(国画) 王明明 1962年 十岁
    庙会(国画)王明明 1961年 九岁

        我1952年出生在北京前门北火扇胡同,1岁时父亲买了一所院子—宣武区椿树上头条13号。院内共有11间房子,是个民居小院,这里曾是梨园界荣春社的小科班所在地。

        父亲母亲十分喜欢这个院子,北屋三间房非常明亮,屋中间放着两张沙发,西边放着一张可以抽拉的大桌子以及西式的家具。院子里种满了花草,院中间有一棵很大的葡萄架,秋天时架上长满了葡萄。院落中间放着一个用故宫金砖搭成的小桌,夏天在此纳凉十分惬意。

        我们兄弟姐妹七人,我排行老五,上有姐姐哥哥,下有弟弟妹妹。

        父亲母亲都出生于山东蓬莱。父亲从小喜欢文艺,17岁到东北丹东,后又转到沈阳。他当过学徒,做过职员,还与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办过杂志,与书画界的朋友们研究书画,但因家庭生活所迫,只能去搞实业。1948年他到北京后就开了家造纸厂,但还是惦记着心中的梦想。

        母亲勤劳善良,家里曾是大户人家。她挑起了养育我们兄弟姐妹一家九口的重担。我们的衣服鞋子都是她自己亲手做。几十年中,她承受着繁重的家务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但总是细心的照顾着我们每一个人。她给我们做上可口的饭菜,可是在吃饭时她却从不上桌同吃,只是在一边抽烟看着我们,等我们吃完了,她才吃,那只有残汤剩饭了,几十年如一日。

        父母对我们的家教很严。他们从来不让我们跑到胡同中去玩儿,只能在院子里玩。他们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教导我们如何做人:要仁慈、诚信、助人为乐、自强不息、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艰苦朴素……这些已变成我们一生做人的准则,使我受益终生。

        在父亲的心目中,他最喜欢的职业是画家、作家和医生,并不喜欢演艺行当,认为艺术生命太短。他最大的遗憾是他没有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我5岁上了永光寺幼儿园,开始涂鸦乱画。父亲十分高兴,于是辅导我如何画,并找来很多齐白石的印刷品给我看,还带我到宣武区文化馆听课,提高我的书画能力,带我到荣宝斋看画,到公园游园,到动物园写生……让我感受自然。我6岁时他得知有出国儿童画展,便把我的第一张作品《西游记》拿去参展,而且获得了印度国际比赛奖。这使他兴奋不已,但他马上又陷入沉思,如何培养孩子呢?

        在他对艺术的认识中,有个强烈的意识,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艺术感觉,一定要拜名家大师为师,起点要高,道路要正确。于是他就带着我寻访大师名家,进入少年宫学习。

        60年代前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使得家里的生活十分困难。父亲自从公私合营定为资本家后,便被下放到很远的工厂去劳动,但这些都没有让他放弃培养我们兄弟姐妹七人的雄心和责任。“文革”期间,家里被抄,我们被赶到东西厢房2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我们不能参加红卫兵,父亲说,你们哪里都不要去,课余就在家练书法、画画。我16岁开始进入工厂当学徒,一干就是10年。但我很幸运,在工厂除了干活之外,还搞宣传,搞展览,搞创作,在准备参加全国美展修改自己的创作时,认识了不少全国各地的名家。在全国各类展览上搞设计,锻炼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写各种美术字的本事。工厂的生活锻炼了我如何与人打交道,锻炼了我如何自学和正确地把握自己。

        1977年我考上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分配的专业我不喜欢,思索再三,我选择了不去入学。于是周思聪老师推荐我到北京画院,十分幸运,几经周折,在半年后我来到了画院,成为一名专业画家。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们家,父亲也焕发出了青春。退休后他正式恢复写书法,成立了南城老年书画会,到新加坡举办个人书法展,为社会举办各项公益活动,培养年轻人,他年轻时的艺术梦想实现了。

        我们兄弟姐妹中有四人搞艺术,大姐是中医,二姐是记者,搞文学创作,我们七人正如父亲母亲所预想的那样,从事了他们喜欢也是我们热爱的事业。

        我家被落实了政策,房子退回来了。“文革”中被抄走的字画没有回来。所幸李苦禅先生和吴作人先生的课徒稿被保存了下来。家中的小院又焕发了新的生机,父亲在影壁前放了一个大唐马,又种了石榴、芭蕉和各种花草,起名为:唐马蕉花小院。

        母亲因多年的辛苦操劳,在1990年离我们而去。她的离去对于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打击。让我们稍感宽心的是,母亲是带着欣慰走的,她已完成了自己最大的愿望—把我们培养成才。我们十分心痛与内疚,没有机会好好使她老人家再享几年福。

        父亲每天都写书法、读帖、看京剧。他最高兴的是看到我们艺术进步,事业有了新发展,与我们同享由此带来的喜悦。

        1997年宣武区旧城改造,把整体椿树地区的四合院拆光,所有名人故居都不保留。面对这无可抗拒的力量,我们无奈与痛心,但父亲想开了,身外之物住过了就是拥有。

        两年后父亲又搬回原址上楼,但父亲总是怀念着那个小院,我想再买一所小院,但他不赞成。我想他怀念的是在那个小院居住几十年全家所凝聚的亲情,以及几十年与母亲共同经历酸甜苦辣,培养我们成才使梦想得以实现的那个特别的地方。父亲今年95岁,他身体硬朗,天天写书法,在小区花园散步。可能他天天都在思念着那所小院,因为是他给小院带来了春华和秋实,这其中有他和母亲的汗水、悲伤、喜悦、憧憬、思念……小院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值得他永远怀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