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11日 星期三

    地震救灾内涵的深刻扩展

    王子平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11日   12 版)
    《汶川大地震冲击波》,北京市地震局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包括地震救灾在内的任何救灾,就其实质内容而言,都是对劫后余生人的救助,使他们获得必需的生存条件,恢复曾经拥有的生存能力,从而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并重新发展起来。生命生存是地震(及其他)救灾的永恒主题。

        人的生命在完整意义上,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生理生命,由生理机体和功能构成;一是精神生命,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意向等主观要素。地震对人生命的伤害,除造成生理机能损伤乃至死亡之外,更会造成精神世界的损毁和坍塌。历史上地震救灾基本上局限于以物质资源对灾民生理生命的救助,几乎不曾主动关注灾民精神伤害情形从而进行有效救助。唐山经验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从这时开始,我国地震救灾获得了完整的内涵,不仅以大批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以物质救灾挽救、维护了灾民的生理生命,而且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发放慰问电、国家领导人到灾区进行安抚和鼓励,将救灾和灾区重建结合起来等措施,开展起广泛的精神救灾活动,从而振奋了灾民精神,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灾后重建中去。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后,在唐山经验的基础上,立即开展起大规模进行的有组织,有目标,讲求规范的心理干预工作。这是从组织、人员、装备完备而富有成效的精神救灾。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时发生的冯翔自杀事件再次警醒人们:单纯地心理干预并非精神救灾的完成,还有深入开展的必要,于是又有精神世界重建命题的提出。

        从唐山到汶川发生的大地震以及随后进行的包括了物质和精神双重内容的大规模救灾活动,以及几乎与此同时开展起来的我国地震社会学研究,就从客观事实上使我国地震救灾形成了一个从思想观念到操作体制和技术的完备体系。这一体系是地震救灾思想理念和实践的深刻变革与扩展。2006年出版的《唐山大地震亲历记》及新近出版的《汶川大地震冲击波》两书,刊发了多篇与此课题相关的文章,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记述和论证了地震灾害引发的精神废墟到心理干预再到精神世界重建的全过程,值得称赞和期许。

        (作者为《汶川大地震冲击波》撰稿人、中国灾害社会学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