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11日 星期三

    要从灾难中学到点什么

    邹文卫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11日   12 版)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了,这三年中又发生了青海玉树7.0级地震,同时,国际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大地震:2010年1月的海地地震灾害,2月的智利8级地震,尤其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近海的9级地震,不仅引发海啸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核电站的破坏引发的核泄漏危害和世界范围内的恐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我经常在问自己,既然地震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为什么不在防范上多做些工作,尽量减少生命的损失呢?在汶川地震灾区考察时,我时时感到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有时确实显得很渺小,就像裹挟在巨浪中的沙粒一样,无法主宰自己的沉浮。但是,当我看到有些受地震波及,但灾害不是很严重的地方,许多无辜的生命也随之而去,不禁扼腕叹息。遗憾的是,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川5.8级地震中,在电视画面中又看到不少头破血流的伤员,他们都是被坠落物砸伤的。如果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避险逃生的知识,相信这样的情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一个大地震灾难过后,总有人对有关地震预报的方方面面产生疑惑,甚至根据一些传言提出一些责难,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可以理解并不意味它就是正确的。事实上,这些现象说明,我们以往的地震知识普及方面要么做得不够,要么宣传本身就有偏颇,譬如地震短临预报的复杂性、宏观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等等,公众都不甚了了。这次日本9级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地震专家说他们有三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地震会发生在那儿,第二个没想到是震级会那么大,第三个没想到地震中核电站会发生问题。这说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还有许多科学难关等待我们去攻克,地震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我们在五年前编辑《唐山大地震亲历记》的主要初衷是让大家不要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忘记灾难的话,那么这本《汶川大地震冲击波》不仅仅是记录地震的再次肆虐、生命又遭涂炭以及对人们心灵的摧残,也不只是歌颂人类与灾害顽强的抗争(因为前两年这类的书已经出了不少了),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些什么,从中学到点什么。有些事情,可能隔段时间会看得更清晰一些。

        (作者为《汶川大地震冲击波》编委、撰稿人;北京市防震减灾宣教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