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5月11日 星期三

    名家阅读(46)

    茲维坦·托多罗夫对当代法国文学及文学批评的警示

    郭宏安(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5月11日   10 版)

        最近读了茲维坦·托多罗夫发表于2007年的一本书:《文学在危难中》(Flammarion出版社),书很薄,不足百页,但题目很大,似乎要对法国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进行清算,或者进行清算之前的准备,清算的对象是统治法国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的形式主义、虚无主义和唯我主义。因为托多罗夫是法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鼓吹形式主义甚力,如今颇有反戈一击的意思,故有人称托氏此举为“起义”。这不由得使我想起,托多罗夫1984年还发表过一本书,题目是《批评之批评》,在法国文学批评界引起过一阵不大不小的轰动,因为他对法国文学批评界的形式主义(其主要形式为结构主义)进行了反思,明白了文学不仅仅是形式和结构,还是思想和历史,故有人称之为“转向”。这本书在我国已有译本(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但是没有引起什么反响,似乎我们对“反思”一类的作品不感兴趣,尤其是反思现代派或先锋派的作品。两本书的间隔不过二十多年,作者的行为却从“转向”进而演变为“起义”,我觉得这些字眼都嫌派性浓了些,不过是表明了传统批评和新批评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不如称“反思”较为确切,前者反思的对象是文学批评,后者目标扩大了,也明确了,甚至明确到了学校中的文学教学,可以说是追到了根本,溯到了源头。

        托多罗夫是保加利亚裔法国文学理论家,他在书中说,他是在书籍的包围中长大的,他幼年的书是格林和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汤姆·索耶历险记》、《奥利弗·退斯特》、《悲惨世界》,等等。他对保加利亚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说不上反叛,但至少是不认同,文学作品为他提供了可以呼吸的天地。他在索菲亚大学学习了五年,毕业的时候要写一篇硕士论文,为了不和主流意识形态冲突,他玩起了猫鼠游戏,避开内容而专注形式,例如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动词的完成体与未完成体等等。1963年,他到了巴黎,学术的自由使他可以不再恐惧内容的研究了。但是,他发现法国的文学研究未免太自由了,居然很少有人关心理论,“文学理论”成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学科。他找到了杰拉尔·热奈特,并结为好友;他参加了罗兰·巴尔特的研讨班,并成了他的坚定的追随着;他编选出版了《俄苏形式主义文选》,成为结构主义的鼓吹者。他说他的本意是:“内在的方法(研究作品诸成分之间的关系)应该补充外在的方法(研究历史的、意识形态的、美学的语境)”,他的意图是:“在内在和外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然而,事与愿违,1968年的学生运动打乱了大学的结构和既有的等级,终于使形式主义在文学的教学中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今天,法国文学及其批评仍然禁锢在形式主义、虚无主义和唯我主义的“令人窒息的紧身褡”之中,在法国之外的地方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其原因不仅仅是结构主义的影响,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不再关心人及其生活的世界。结构主义只关心文学作品内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虚无主义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而唯我主义则认为世界上只有自我才是真实的。这种文学观导致了文学教育的畸形发展,即人们在学校里(中学里和大学里)的文学教学只注重批评家的言论,而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弃置不顾,就是说,如今在学校里只教方法论,即“把文学作品看作封闭的、自足的、绝对的语言对象”,人们失去了莎士比亚、索福克勒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普鲁斯特这样的生活导师。如果说大学生学习文学批评的方法还是必要的话,那么中学生舍弃内容而专注方法的学习则有本末倒置之嫌了。托多罗夫说:“无论如何,方法的研究不能取代意义的研究,意义的研究才是目的。”托多罗夫的警告发人深省,其实这种警告非自今日始,早在1980年,罗兰·巴尔特就说过:“先锋派可能错了。”1984年,托多罗夫已经否定了结构主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到了2007年,他的警告更是具有了一种新的含义。

        托多罗夫无论认同与否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他毕竟来自保加利亚这样的国家并在那里接受了大学教育,他给法国带去了俄国形式主义,成为结构主义的急先锋,如今又提醒人们注意其流弊,警钟两次由他敲响,个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本报记者陈菁霞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