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4月27日 星期三

    出版社也很辛酸:不幸的历史提醒着他们,小心劳而无获,没有保障,被人忽悠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4月27日   17 版)

        云中书城的合作机制是开放的、共享的,自主上传、自有品牌、自由定价,拥有强大的营销宣传平台。云中书城给合作方提供了六家网络文学创作网站、三家图书出版公司以及和国内外媒体合作的平台资源,用这些资源共同打造畅销书全版权运营、一条龙营销。“本着双方共赢互惠的理念,希望这种合作是长期的。电子书现在还在探索,如果现在说赚多少钱也不太现实,更主要的是大家探索出电子书比较好的阅读体验。在这种体验之上做出很好的平台,将来肯定是共赢的模式。”侯小强说,出版社与云中书城合作,与小内容商个人以及中内容商、大内容商,都可以通过平台合作起来,出版社可以从后台看到它的数据,结算及时透明,支付方便。

        但很多传统出版社仍在彼岸等待观望。传统出版社转型数字出版,为何动作迟缓、顾虑重重?面临这样一场无声的战争,各出版社持何态度?

        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总编辑杨文轩分析说,经过几波数字出版热潮后,出版社心态变冷,对数字出版缺乏信任。2004年开始流行数字图书馆概念,书生、方正等第一轮数字出版社谋求与出版社合作,将图书内容数字化,销售给图书馆。部分出版社和作者有了数字图书的第一笔收入,但作为政府形象工程,后续投入不足,而且图书馆一次性购入,免费提供给会员,缺乏可持续性的收入来源,在浩浩荡荡的一轮数字化运动后,也就不了了之。内容提供商没有收益。

        新一轮数字出版高潮起源于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被美国数字出版成功故事所鼓动,内容提供商、运营商、终端设备生产商都纷纷投入其中。包括一些国有出版集团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内容平台和电子阅读器。但效果并不明显,大家又开始怀疑数字出版的前途。

        “内容平台和阅读终端相互整合,才能支撑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但做内容数字平台,不仅需要内容,还要有庞大的用户、有完善的结算体系,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做平台的。那些依赖于自有内容做平台、做阅读器终端,自我封闭体系是没有前途的。”杨文轩说。

        关于内容,大型出版集团想留着自用,中小出版社则是待价而沽。这也是一种思维误区。内容产业最大特点是求新求异,时间不会等人,内容也不会因为时间而增值。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出版社应该勇于尝试,在过程中不断调整。而这正是杨文轩与华文天下图书公司所做的。去年,他们与云中书城、汉王书城都建立合作关系。今年则主要将云中书城做为战略合作伙伴。

        河南文艺出版社有近半数图书先后通过各种渠道与多种平台合作多年,但是分成却少得可怜。这不是一家出版社的个案,很多出版社都面临这一窘境:数字出版的行动并不迟缓,却收益甚微,聊胜于无而已。长期以来,他们甚至“淡化”了利润概念,拿“积累经验”平衡劳而无获的辛酸,或者,可以像阿Q一样,到头来吹乎一句“老子先前做过!”

        原因何在?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单占生分析,数据完全由对方掌握,这种不透明的操作方式,造成利益分成的不明朗。究竟是否赚钱,或是赚钱多少,他们一概不知。目前中原出版集团正筹建数据库,以便下一部进行商业运作。集团内已有出版社先行一步,生产出电子书,然而内容多是图书的堆积,不大有编辑思想。单占生认为,单个的出版社对于搭建数字平台,实力、技术及人员欠缺,那么对于合作大可不必显出“割肉”般的不舍与疼痛。只要依照完备透明的商业规则,杜绝商业欺诈,让合作双方享受应得利益,那么大家携手开创数字出版,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传统出版业受到数字出版与民营出版等多重冲击,阅读方式分流,很多业内人士大呼传统出版业萎缩。单占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说,从大的出版格局看,只是出版形态发生变化,变成传统和数字出版共赢天下。要改变对传统出版的认识,如果优质资源集中,加以充分利用发挥,以优秀的图书品质赢得更多的读者;没有资源的出版社应适当考虑转型或破产,否则一味焦虑于生存问题毫无出路。单占生认为,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数字出版技术逐渐成熟之后,便携迅捷的数字出版物定将势不可挡。

        中国数字出版未来的趋势一定是产业一体化,上下游将被打通。杨文轩早已意识到,出版业的困境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互联网的阅读分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聚集在互联网麾下;二是传统书业自身的渠道萎缩和信用危机,在现有格局下已不可解。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出版业的唯一出路,就是顺势而为,走数字出版之路。

        杨文轩详细分析了国外出版产业的情况,发现大公司、大集团控制市场是目前发达国家成熟出版业的主要特征。“亚马逊之所以强大,一是靠与传统出版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是靠庞大的消费人群、结算体系,以及终端设备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而中国数字出版则一直缺乏有资本和技术实力的公司来整合。”杨文轩说,与亚马逊、苹果公司相比,中国介入数字出版的互联网公司、移动设备制造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都很小,缺乏战略规划和投入,至少近期都无法成为整合者。这一点跟传统出版业极其相似——上游没有大型出版企业,中游缺乏大的中盘商,下游缺乏连锁书店,每个出版社都是自办发行。“如果整个出版业没有清醒认识,从传统出版业中吸取教训,中国的数字出版也会出现过度分散,渠道狭窄,陷入低水平恶性循环的后尘。”

        之所以选择和云中书城战略合作,杨文轩有自己的判断。一方面,云中书城采取店中店模式,把内容发布、定价权交给了出版社,与以前简单授权不同,完全是自己可控的。内容提供商直接面对读者,不仅有一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能树立自己的书系品牌、作者品牌以及出版品牌。开放是互联网大势所趋,几乎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走开放平台的道路。另一方面,从自身角度考虑,一个一年出版三四百本书的出版机构,如果一家家去合作,去谈判,需要投入相当的技术和人力,在前期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基于这些原因,杨文轩最终结论是,找一个有足够覆盖能力的“数字中盘商”,将内容委托给他们,让他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适当分享利润也是值得的。

        杨文轩说:“中国数字出版迎来类似亚马逊这样的运营商,由于当当和卓越缺位,错过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现在云中书城正好填补这一空白,他们由原创文学过渡到传统图书数字阅读,在内容上充分整合,抢占了先机,未来一定有很大的前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