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4月27日 星期三

    为什么要研制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朱永新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4月27日   05 版)
    新阅读研究所名誉所长 朱永新

        世界读书日前夕,4月21日,在国家图书馆,由公益研究机构新阅读研究所组织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以及小学教师共同研制,新闻出版总署支持,陈一心家族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包含30本基础阅读书目和70种推荐阅读书目)在京发布,一批文学名著、科学和人文图书入选。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高度评价新阅读研究中心团队做出的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他同时提到一个现象,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阅读都抓得比较好,阅读受到民众自觉的推崇和认可。而这并非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所有的发达国家在做阅读书目的过程中,是非常理性和科学的,也积累了历史的经验和价值。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在12岁之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从概率上来说,一生就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所有年龄层的书目中,小学生是最重要的阶段,而新阅读研究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基础阅读书目研制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各国的竞争表面是经济的竞争,本质上则是文化和科技的竞争。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已经引起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普遍重视。提高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重视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提高全民阅读水平也极为重要。而我国的全民阅读水平很低,与我们的文化发展目标还相差很远。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院2009年4月22日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我国0~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2.45%,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1.4%,成年人为49.3%。50%以上的成年人不读书,已经成为制约公民素质提高的关键因素。

        制约全民阅读水平的原因很多,其中没有一个全社会基本认同的基础书目,人们囿于图书选择困境,也是重要的原因。一些真正的好书很难走进人们的心灵,就不可能真正地建立起对于书的热爱。因此,我们呼吁尽快建立国家基础书目制度,积极支持阅读推荐书目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根据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各年龄段的中学生、大学生以及教师、企业家、公务员等各领域、不同群体,尽快研制不同的基础书目和推荐书目,最后形成我们这个民族的基础书目。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曾经提出,“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此,我们首先需要拥有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英雄、共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心灵密码——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共读,通过对话和相互用文字交流(共写),来实现真正的共同核心价值与思想基础。

        书目推荐活动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上有各种图书推荐活动,这些推荐活动促进了全民阅读的发展,为人们的图书选择提供了参考,但这些推荐又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商业性驱动,出版机构为了宣传图书而造势的情况屡见不鲜,缺乏公益性和公信力。

        二是畅销书榜单往往以市场销量为衡量尺度,虽不乏好书,但也有一些内容泡沫化的快餐图书,图书内容评价缺乏中立而公正的书评制度加以鉴别推荐。

        三是一些媒体或民间的推荐图书活动,往往囿于推荐者的小圈子化和个人趣味,使得一些图书推荐缺乏普及性和推广意义。

        四是推荐图书活动多为年度性质的或某一时的推荐活动,内容上缺乏稳定性,时间上缺乏连续性,选择上缺乏研究性;很少就一个推荐书目连年进行持续研究修订,往往造成推出容易而影响消失也极快的情况。

        所以,组织优秀的专家团队,建立专门的阅读推广机构,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推荐原则,用公益的精神和立场,为中国人研制一个基础书目,就显得特别迫切。

        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研制的重要性

        我认为,在所有人群的基础书目中,小学生的基础阅读书目最为重要。我曾经说过,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

        儿童的阅读有许多关键期。在生活的每一个时期,儿童都会产生不同的精神饥饿感,需要阅读不同的作品,一旦错过了关键期,精神上的缺失就难以弥补。这就是《学记》所说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小学阶段就是所有关键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现代科学虽然还缺少精确的量化研究,但是心理学界一致认为,对孩子来说,阅读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智力体操,它能使孩子的头脑逐渐变得灵活敏捷,并进一步促进孩子心智的全面成长。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诵读童谣儿歌、用图画表达相整合的过程中,儿童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得到自由的发展。

        我国每年新出版图书有30万种左右,其中少儿读物约4万种左右,常销的书还有数十万种。在这浩如烟海的童书中,究竟哪些书最适合各年龄段孩子阅读?如果说成年人多少可以自主选择他们的书目,至少可以借鉴各种工具找到他们需要的书目,小学生则很难做到自主选择,他们是最需要帮助提供一个基础书目的群体。一旦在他们精神成长最敏感的时期遇到好的书,他们就可以形成一个好的“胃口”,就可以对图书充满期待和感情。而一旦选择了不好的图书,就会“倒胃口”,就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因为只有真正的好书,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够点燃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基础阅读研制理念

        为了推动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工作,2010年,我们在北京正式成立了新阅读研究所。在各项工作中,研究所最重要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研制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师、父母、公务员、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在内的各种群体的阅读书目。其中,2011年的工作重点就是研制出和推广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在小学生基础书目研制的过程中,我们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研制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理念。

        第一、关注作品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价值问题是我们研制书目的出发点之一。一般来说,“真”、“善”、“美”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最简练、最基本的价值。科学、人文和文学作品,是表现“真”、“善”、“美”的有效文本形式。

        第二、尊重孩子的兴趣,也强调书目的引导性。在选择书目的时候,我们坚持从小学生立场出发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是否能够喜欢。我们认为,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自主阅读,才能引导孩子真正热爱图书。但如果完全以孩子的兴趣为转移,则可能导致读书的随意性,导致阅读的“偏食”,导致孩子鉴赏能力和阅读品位的降低,对那些单纯取悦和讨好他们的作品失去判断力。所以,我们一方面通过大量问卷调查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学校试读发现孩子的阅读倾向,另一方面坚持从价值观出发,从图书内容的结构和覆盖面出发,引导孩子阅读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好书。

        第三、尊重市场的选择,也强调作品的经典性。在研制小学生基础书目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看市场但不唯市场”的共识。对于市场认可的一些特别畅销的书,我们审慎地加以重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把市场放到第一位,忽视了书目的经典性和文化含量,可能就会导致庸俗和市侩,不应该简单地用销量评价图书。同时,我们还把书目的研制过程看成是一个挖掘和钩沉好书的过程,由于各种原因,曾经出版过的许多好书并没有很好的销量,我们也把它们推荐出来让孩子们阅读,如《书的故事》和《孔子的故事》。

        第四、关注作品的趣味性,也关注作品中的形而上思考。我们在选择基础书目的时候,尽可能考虑那些描写当下儿童的现实生活,没有距离感的图书。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有一些距离的地方眺望自己,在合上书本以后有一些形而上的思考。真正伟大的童书,绝对不是简单地讲述一个让儿童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之后,往往会有着人类最重要的话题,最高尚的智慧和最朴素的美德。例如《城南旧事》和《草房子》,虽然离现在孩子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但作品中蕴含的思考却值得让每一个孩子咀嚼。

        第五、突显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但也强调孩子作为未来世界公民所具有的现代观念。既然是中国小学生的基础阅读书目,突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传统,重视那些几千年来一直滋润着我们民族心灵的经典读物,强调本土作家的原创作品,也是研制组全体成员的共识。所以,尽管在有一些年龄阶段和领域,我们本土作家的作品还显得不够经典,我们仍然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选择了一些相对好的作品进入书目。但是,对世界儿童文学史中绕不开的经典作品,如《安徒生童话》《长袜子皮皮》,我们也大胆选入,因为我们相信,这些作品也是世界儿童所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第六、强调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但也尊重孩子的自由自主选择。我们希望推荐的书目能够成为小学生班级共读的图书,在共同的阅读中形成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当然,书目只是提供孩子们阅读的基本依据,我们希望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孩子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兴趣与阅读领域。

        第七、关注小学阶段的年龄特点,也考虑与学前、初中阶段的阅读衔接。在书目研制中,我们充分吸取了儿童分级阅读的相关理论,按照小学低、中、高三个年龄段来推荐图书,给学生更切实的指导。绘本,我们主要考虑放到学前儿童和亲子共读书目中去,而因为有了千家诗、笠翁对韵等,我们则准备把《唐诗三百首》放到初中的书目中去。在某个小学生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既可以在学前的书目中寻找那些没有读过的书,如《爱心树》、《石头汤》、《爷爷一定有办法》、《犟龟》等;也可以在初中生的基础阅读书目中发现《唐诗三百首》、《水浒》等。

        小学生基础阅读研制原则

        研制组在推荐书目的时候确定了如下基本原则:

        第一,凡由国家批准的正式出版机构出版的中文简体作品均可进行推荐。

        第二,按小学低(1~2年级)、中(3~4年级)、高(5~6年级)三个学段推荐,每个学段推荐基础阅读书目10本,最后形成30本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另外推荐70本的阅读书目,供小学生选择阅读。

        第三,推荐时对题材、体裁、国别、出版时间、出版社等均不做限制。但最终呈现的书目应当综合考虑图画书与文字书、中外、文学与科普、题材与体裁、经典与流行等要素。同时,对于三年内出版的原创图书一般暂不推荐,待经过时间考验以后再收录。

        第四,推荐围绕“核心价值观”展开,最终的30本书目应基本囊括小学生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所以,相同题材、主题的作品,一般选择代表性的一种。

        第五,在30本书目中,同一作家一般只选择一本代表作品。在70本推荐书目中可以适当放开,考虑套书和系列。套书或丛书列入基础书目的,只从其中选出一本。

        第六,对于有多种译本的经典作品,选择译文质量较高的译本。

        第七,对于同一个作品的不同版本,综合考虑图书价格、装帧质量、插图水平等因素,选择性价比最合理的图书。

        第八,坚持研制的开放性,如果发现更好的作品,或者更好的版本,及时更换,确保书目的先进性。

        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过程

        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2005年,以策划出版《新世纪教育文库》为主要成果。该文库由于光远、李政道、张中行、钱仲联等国内著名院士、学者近四十人担任顾问,编选分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四个系列,每个系列一百种(其中重点推荐书目二十种)。这四个书目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以及网络上仍然有较大影响,成为许多中小学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的主要参考书目。

        第二阶段:2006~2009年,以研究制作“毛虫与蝴蝶”儿童文学书包为主要成果。新教育实验的研究专家们在倡导师生、亲子之间进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儿童阅读理念基础上,开发了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儿童文学书包(分低、中、高段三个书包,共计36种图书),受到了老师、家长,特别是孩子们的普遍欢迎。

        第三阶段:2010年9月至今,以研究制作“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为主要成果。2010年8月,我们在北京成立了新阅读研究所并组成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研制项目组。工作组分文学、科学和人文三个小组,由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自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针对每一稿的书目进行讨论。

        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在腾讯网、教育在线网站就大书目进行网络海选调查投票,获得了10万个有效的调查数据,对书目研制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2011年1~2月寒假期间,项目组在北京、山东、河南等省份10所城市和农村学校的6000名学生、老师和家长中进行试读调查,项目组购买并赠送给每位学生(与家长共读)、老师一本按书目草稿选定的图书进行阅读。寒假后,收到了几千份试读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试读调查表,作为项目的重要参考数据。

        2011年3月30日,项目组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咨询专家座谈会,征求专家们对书目的意见和建议。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陈亚明、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科普作家金涛、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台湾台东大学林文宝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严加安、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等众位知名专家学者对书目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为了保证研制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新阅读研究所聘请众多专家学者担任新阅读研究所的咨询专家和学术顾问、书目初稿出来后向各位专家发出了咨询函,各位专家极为重视,或来电或来信,对该项目表示大力支持并提出了具体建议。研制工作组充分听取了孩子、教师、家长、学者、网友等多个群体的意见,并将这些意见消化、融合,最终形成了“30+70”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本文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