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4月27日 星期三

    行走在古往今来的丝绸之路上

    ——读《从长安到罗马》

    杨建民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4月27日   10 版)
    《从长安到罗马》(上下卷),王蓬著,太白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68.00元

        “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反映中外经济、文化、军事……多方面交流中一个极富魅力的词。可无论普通读者,甚或历史学界,它的确又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曾经存在。我们所知的,多只是教科书中那不尽清晰的概念,即或偶尔有故事介绍,那亦不过使我们为祖先的丰功伟业神旺罢了,或者为先辈曲折繁复的命运抚掌、感叹……对今天,我们当然以为,它不会产生什么直接影响,它当然应该存殁于历史烟尘之间。

        一位出生在丝绸之路起点长安的文化学者、作家王蓬,却由于种种因缘,痴迷上了这条遥远而漫长的古道。他先后二十次,向西而行:追抚古迹,踏觅旧道,访问贤达,比勘今昔……当然,在大量历史旧籍中指认,钩沉散丝碎绸,是另一番必须又艰辛的精神旅程……在行路及精神的“征途”之间,他又以黄金般的十二年时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以史家的视角看丝路,以文学的笔法写历史”,为读者捧出了这部由近五百幅图片,五十万字编织而成的文化丝绸之路——《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从长安到罗马》!

        从时序看,作者是沿着丝路走向写去的。第一站,当然是它的起点——长安。哪么,历史如何选中长安呢?作者以宽阔的视野,从长安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写起,形象而有说服力地说明了多个朝代之所以在此建都的特殊之处。随即以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铺叙,鲜活地展示了长安作为汉唐时期最大经济区的风貌,令人信服地表现出它成为向外输出物资(丝绸、茶叶、纸张、陶器、竹器、漆器……)起点的可能和必然。

        但是,在交通、信息交流十分阻塞的汉唐时期,要获得外界知识和情形,有时要花费数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并且常常要冒着自然或人为的生命危险。所以,探求通道的开拓者,就不仅须有远大目光,同时具有坚韧毅力,顽强精神,他们自然地成为人们景仰的历史巨人。这份名单,应由“凿空”的张骞,“投笔从戎”的“定远”将军班超,佛学大师玄奘……组成;倘不过分拘泥,名单上还应加上远嫁匈奴,换来长久边关和平的王昭君。他们当然出现在该书作者的笔下。不过,他们都自然地以一个章节,安排在大量地域风貌介绍、社会人文刻画之间,就像他们生活本身一般。这样的安排,既恰当地凸显了历史巨人的位置,同时喻示着巨人出现的时代境况。这是吟咏绵长历史之后的一种自然感悟吧。

        “丝绸之路”虽然从时间看距离遥远,可其实我们多多少少都有接触。不是读过这样的名诗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下子就点出了丝路上两个名称“渭城”、“阳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气势磅礴的诗,接二连三出现了“青海”、“玉门关”、“楼兰”等多个丝路名称。其它如“临洮”、“居延”、“酒泉”、“张掖”、“武威”、“敦煌”、“河西走廊”“塔里木”、“锡林郭勒”……我们似乎并不陌生,可惜,它们常常只是引发我们对域外风情的联翩浮想。在《从长安到罗马》一书中,这几乎每一个名称,均为作者生动而优美地还原:它们落实为一座城市,或一片沙漠,或一镜湖泊,或几座颓垣……作者讲述古事,同时描述今天,历史在这里自然延展。昨天进入了今天,往昔映照着现实……这种写法,历史学者当然不能用,文学家,又似缺乏这般游走于历史之间的功夫和涵养。阅读《从长安到罗马》,这样在文学境界中体味、感知历史的描述,常常让读者有理性和感性双重的收获。用一句时语,这是此书引发读者浓厚兴趣的一大亮点。

        尽管丝绸之路上的美丽名称,会引发人们无穷联想,但作者却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这条魅力之路,其实也艰险异常。我们不是读过这样的诗句吗:“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般奇异的塞外情形,该书作者以自己二十次西行的经历,证实不虚。如此,便会出现一个疑问,既然生存环境如此艰险,为何仍有一条长达七千公里的丝绸之路出现呢?“除去负有精神使命的高僧教士,具有浪漫情怀的边塞诗人,人类处于壮怀激烈阶段扩张雄心及好奇探险的天性之外,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利益驱动是丝路开辟畅通的最大动因。”作者算了一笔账: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在罗马市场与黄金等价。唐代一两黄金值银十两,一两银可购丝绸一匹,一匹丝绸重二十五两,若运往罗马,一进一出,竟可获利二百余倍……尽管如此,这条畅通达千年之久的商道,却在客观上起到了交流沟通中西文化,并使人类文明得到互补及丰富的意外却重大的收获。

        除去以绚丽的文字复活一条遥远而辉煌的伟大古道,《从长安到罗马》还有一个重要的引人特点:以亲身所历、所感,展示出今天“丝绸之路”的特色风貌。作者不仅以“沙漠绿洲民勤”、“草地炊烟话奶茶”这样的篇目写自然风光,还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立传。“蒙古女子传奇”一章,就写了一位祁连山腹地生长的草原女子玉珠的故事。因为自然山水赋予的歌喉及身材,玉珠在省上模特大赛获得佳绩。之后爱情受骗,流落在外,闯荡商海。挣了大钱也吃了大亏。如今,玉珠仍然“充满朝气,充满希望”地朝阳般地生存着……这样的经历,摆放在讲述丝绸之路的章节里,使我们产生这样的联想:这条古道,千百年来,不知演绎了多少如此起起落落的故事,不知有多少生活在青绿牧草间的美丽女子,传奇般的生存,知名或不知名地流淌而过……历史与今天,就这样自然又引人感慨地融合了。历史鲜活了,现实却倔强地厚重起来。

        此外如将毕生心血奉献给文博研究的王子云、何正璜夫妇;以长久之力,兴衰继绝,破译“天书”西夏文,编成《夏汉字典》、《西夏通史》,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的著名学者李范文……在笔者看来,该书作者之所以为这批学人作传,除去其应当列传而外,还有对那种人类追溯精神的感佩,对孜孜探索未知世界同道的惺惺相惜。细细想来,在今天的人生丝路上,王子云、何正璜、李范文等不正是了不起的开拓者?对人类文化开拓者表达感激,不正是文化记录者的应尽职责吗?

        基于这种写作特点,笔者便试以“古往今来”来宣示《从长安到罗马》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的非凡气势。从文体看,这部书实在难于概括。它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史学著述,但却以史学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汉唐丝绸之路的方方面面;它似也难称为纯粹散文,虽然单篇看去均堪称精美散记。概念很重要吗?先放下这个问题,从本书阅读入手吧。倘若读者从该书中获得了有关丝绸之路古往今来经济、文化、军事、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的知识或切身感受,扩大了对人生思索的空间,甚至点燃起踏访“丝路”,接续先贤步履的心火……那么,文体概念是否就显得微不足道?或许,《从长安到罗马》的作者王蓬,正是希图最大限度运用自在的文体,为我们充分展示这条“文化运河”辉煌的古往今来。他给予读者的,不仅是历史知识的收获,同样有社会生活的领会,至于人类精神的不息探求,更是一个文化学者、作家承担的责任,当然,他希望将这种探求精神传布开去,这也许是《从长安到罗马》这部大书的深一层蕴意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