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3月16日 星期三

    裸体的巴尔扎克失窃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3月16日   03 版)
    《裸体的抱臂巴尔扎克》:1892-1893
    《巴尔扎克》:1891-1898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的名作《裸体的抱臂巴尔扎克》,日前从耶路撒冷一家博物馆内不翼而飞。

        《国土报》3月9日报道,以色列博物馆宣布,裸体的巴尔扎克在该馆翻新期间,被人偷了。

        该青铜塑像表现了法国大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全身赤裸,挺胸抬头,双臂环抱,一副典型的好斗形象,初塑于1892年至1893年间。

        1891年,左拉领导下的法国作家协会,委托罗丹为巴尔扎克制像。大师为此工作八年,成像四尊,为一系列,后断续加工,直到1917年大师去世。

        在罗丹最初的构思中,裸像仅此一尊,余为巴尔扎克头像、穿礼服的巴尔扎克和穿袍子的巴尔扎克。他最终向作协交出了穿斗篷的巴尔扎克,取名为《巴尔扎克》。

        与裸体版的丰满圆润不同,此像大刀阔斧,表现巴尔扎克全身裹在长及地面的斗篷中,激烈地凝视远方,意在刻画作家的勇气、辛劳和挣扎。

        穿斗篷的巴尔扎克于1898年在巴黎展出,由于与当时法国的流行趣昧强烈抵触,引得报界一片讽刺之声,作协也拒绝接受。尽管多位艺术界和政界名流,如莫奈、德彪西和日后的法国总理克莱蒙梭,公开站出来为罗丹辩护,但大师不想卷入论战,主动向作协退钱,搬回《巴尔扎克》,放在自家园中。

        艺术史学者斯特凡妮·劳姆(Stephanie Rahum)曾在其关于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专著中说,罗丹本人认为,此像是他最重要的、也是最大胆的作品,没有“之一”。

        罗丹去世22年后,法国社会终于明白过来,《巴尔扎克》是多么优秀。从1939年起,此像立于巴黎的拉斯帕伊大街至今。

        其他的巴尔扎克像各有不同命运。裸体的巴尔扎克落到了犹太裔美国歌曲作家和艺术品收藏家比利·罗斯手中。1966年,他将此像捐赠给以色列博物馆,而后一直在该馆的比利·罗斯园展出。

        以色列博物馆3月9日发表声明披露,窃案发生在三个月前,当时立刻报警,至今不曾寻获。

        该馆拒绝发表更多评论。但《国土报》分析,裸体巴尔扎克高约127厘米,宽61厘米,重65公斤。若无索具和小推车,一个小偷显然难以赤手将其抱走。

        安保部门的内部消息源告诉该报,博物馆并未对比利·罗斯园每日检查,园中亦无录像监控设备和夜视装置,而且窃案发生后,馆方的保安措施至今不曾改善。

        很难为裸体的巴尔扎克估值,但罗丹的雕塑《吻》,曾于2009年在苏富比拍卖行以34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34万元)卖出,另一件作品《夏娃》的卖价则约19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裸体巴尔扎克的价钱据信不会超过《吻》。

        尽管罗丹本人十分看重巴尔扎克像,但后人似乎更青睐大师的其他名作,如《青铜时代》或《思想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