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3月16日 星期三

    回望《青年界》的两个特辑

    谢其章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3月16日   14 版)

        我在青年时代所爱读的书特辑

        过去的杂志,有出“专号”(亦称“特辑”)的作法,对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很起作用。鲁迅逝世的当年,就有不少文学杂志出了悼念鲁迅的专号。除了纪念人物的专号,更多的专号是约名家专门谈一个话题,譬如《东方杂志》1933年第一期是《“新年的梦想”专号》,1937年《文学》杂志的第一期是《新诗专号》,都是份量很重的专号。邵洵美主编《论语》杂志时期,特别偏好编专号,如《鬼故事专号》,《家的专号》,《癖好专号》,《灯的专号》,连吃,病,睡这种题材,邵洵美也有办法各出一期专号,《论语》最后一个专号是《逃难专号》。在《论语》的最后一期(第177期),邵洵美还预告将出《懒》专号,未来得及出,刊物就停了。

        笔者有搜罗专号的癖好,前向于旧书肆觅得《青年界》之《我在青年时代所爱读的书特辑》,厚厚一册,使得这个专题收藏又添一员猛将。《青年界》为北新书局主办,应是三十年代一份很重要的文学刊物,由于刊名有“青年”两个字,误使人以为档次偏低,其实名作家的稿子有很多是首发于此的,鲁迅,周作人,郁达夫,老舍等都给它写稿。《青年界》的专号尤为出色,譬如《日记特辑》《暑期生活特辑》《朱湘纪念专号》《学校生活之一叶特辑》《我的职业生活特辑》《青年作文指导特辑》。

        《我在青年时代所爱读的书特辑》收录了沈从文,胡山源,阿英,卢冀野,钱歌川,黎锦明,郑慎斋等48位作家的文章。他们爱读的书多为古典小说,姜亮夫写道“《红楼梦》送我出青年时代”;华汝成称“看到饭都不想吃的书”是义侠和神怪小说,年纪稍长改为红楼水浒聊斋;谢六逸只举了一部书《饮冰室全集》;徐蔚南受父亲的影响喜欢读词集,最爱读《纳兰词》;周愣伽爱读《子夜》,此时他正创作30万字的长篇《炼狱》;张健与众不同,他“高兴研究算学”,爱读《算术难问三百题释解.》和《数理精蕴》;也有喜欢读期刊的,钱君匋喜欢的十种书排第九的是《小说月报》(第12卷起),第十是《创造季刊》;许钦文则是“同《新青年》和《新潮》相类的都爱读”;沈从文第一次对书发生兴味,却是5本医书;万迪鹤说他是“奉命执笔”——“我并不喜欢读书”;陈适喜读《浮生六记》;罗根则是《庄子》;袁嘉华爱读外国文学,他举了六本,有4本是外文原版书,周作人翻译的《现代日本小说集》《现代小说译丛》启蒙了袁对于外国文学之兴趣;黑婴“我爱读高尔基的小说”。读书是有时代印记的,如果今天再出这个题目,恐怕上面那些爱读的书有一大半要被淘汰。

        日记特辑

        以“日记”而出“特辑”之杂志,我只见过两种,《青年界》之外,另一种为文载道(金性尧)所编《文史》之第二期“日记特辑”(1945年)。《文史》很薄的刊物,其“日记特辑”也薄得很,作者仅数人,远不及《青年界》之声势浩荡。两种“日记特辑”均得之不易,比较之下,《青年界》这种来得更惊心动魄。某日遛报国寺旧书店,遛到最后,已是兴致阑珊,正在欲返未返之际,信步迈进一店,店主虽是老相熟,彼此却无一点交情可言,最近从他手里买东西已是几年前的事了。见我进来,他拿出一摞旧杂志,随手翻翻,都是很稀有的杂志但我都有存了,正在此时,一同进门的书友说这有本日记特辑,说着就递给了我,我一时惊得失了魂儿似的,大索多年的“日记特辑”啊。我强忍着惊喜,又拿了一本作掩护,与店主问价,他拿过去翻了翻,开了个比那几本高一倍的价,我明知道还不下价来的还虚应着还了几句。淘旧书,一方面要与最喜欢的书打交道,一方面又要与最不喜欢的人打交道。

        《青年界》第12卷第1号为《日记特辑》,时间是1937年6月,此后由于时局突变,刊物停了十年,于1946年元月以“新第一卷第一号”重张,如再晚一月,这个日记特辑就出不了了。《青年界》以“日记”为征文题目,有的人原来记日记,摘录几则应付征文是容易的;原来不记的人现记也是很容易的,如不加说明读者是辨不清哪些是原始日记哪些是创作日记的,这样的日记不能当历史看。日记原是没题目的,一旦发表就必须另起个题目。吴景嵩的题目是《没有日记》“抄,没有日记可抄,写,也没有事好写。日记于我无缘,生活也差不多是呆板的一套。几杯水,几支烟,几张稿纸涂涂,几封信拆拆,到了放工的时间,没命地逃出那无形的囚笼,如此而已。这可以概括四月十号接到编者征文以前每天所过的生活,这也可以概括四月十号以后每天所过的生活。这就够了,再讲下去已是多余的了。”记不记日记是个人自由,记日记更能表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何植三的题目《日记摘抄》,是真实的日记,摘了13则,其一“廿一日  晴,西北风。晨起改着驼绒。午后习自行车一时半。久之来室,盛称豫兴馆牛肉汤葱油饼之美,即偕往尝之,四时归校。夜,树模送来王江泾栗酥,即招芝簃共尝。话机一开,直至丙夜始散。”其二“十日 阴。夜来见武儿,憨笑一如往昔,在一不辨面目者之手中,作张手欲就我怀之状,醒后大痛;午后,写哭武儿文,酸泪时欲夺眶而出,不胜悲苦而罢。”特辑征的应是这样的日记,不记日记的人无需借机表达“日记观”。

        朱雯在课堂给学生讲日记,最是切题“一月十二日——星期六。早晨上了两课,为学生讲日记,颇有兴趣。去年我为天马书店编《中国文人日记抄》,学生曾帮忙不少;当时我一方面搜集古人日记,一方面就请学生帮忙缮写,所以他们对于日记体制,已甚明了;今天为他们讲授日记,倍觉有味。”很巧的是,朱雯日记中提到的《中国文人日记抄》,及“为蜇存的《文饭小品》译法国Andr Mauroia的《告一个到英国去的法国青年》”的《文饭小品》,“收到丽尼编的《小说半月刊》新年特大号。内容很充实,封面更精致。”的《小说半月刊》,寒舍均有存藏,读这样的日记真有亲切的感觉。

        特辑共收121人日记,不乏名人之作,周作人、老舍、叶灵凤、顾随、苏雪林、曹聚仁、胡适、郁达夫、鲁迅等。名人树大招风,他们的日记多已收入文集,倒是非著名作家的作家,这里的日记或为漏网之鱼,年深岁久,本人也许都忘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