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体悟

    贾平凹委员为贫困地区和民工二代鼓与呼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3月09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贾平凹每年两会都会“躲”记者,甚至因此得罪过人,但他依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初衷。“我提的都是小事,他们听不懂,也没人愿意听。”话是这么说,他关注的哪里是小事?他慢悠悠地说着,把头扭向一边,深深吸了一口烟。3月7日,贾平凹接受了读书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坦诚他的忧虑。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贾平凹委员提出了两点建议:一个是对于贫困地区应大力扶持,不能走形式、走过场。应该像救灾一样救助贫困地区,拿出建设高铁的投入真正扶持他们,不能只发救济金,或者像撒胡椒面,落不到实处;一个是应该真正关心年轻人。45岁以上的人,是改革的受益者,他们对改革心存感激,但是年轻人没有这种感觉,他们从出生就是这个时代,对物质的富裕没有感觉,但是成长中面临着入托、上学、就业到住房等现实的困难。现在他们很快成为社会的主要力量,应该解决好他们遇到的问题。

        贾平凹说,自己前几年就提过“关心民工第二代”。为什么呢?第一代农民工不用担心他们,他们勤劳、朴素、正直,虽然也有自私、狭隘的缺点,但是大的骨架在;到了第二代,缺乏父辈的传统道德观念,又有可能沾染城市的一些不良习气。在歧视中长大,又无法回归农村,这在他们以后的发展中将会发生问题。这代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政府高度重视。这是他的第二个建议。

        这些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他一步步走出来的体悟。每年,他都悄无声息地跑去最贫困的地区待一段时间。去年他去了定西,没想到这地方不仅穷的出奇,还冷的出奇。才十月份,他就穿了棉大衣。进了一户人家。这家人只有奶奶照看着两个孙女,孩子父母出去打工了。屋里就一个小火炉,炕上黑咕隆咚的,就是床被子。贾平凹坐在炉子旁,双手拢着炉子,看着两个小女孩跑出跑进,也不怕冷,鼻涕流出来,冻成一坨。炉子旁有口锅,掀开锅盖,里面是洋芋,上面洒了些麦片,这就是她们的口粮。

        他还到过首阳山,去了纪念伯夷叔齐的一个庙。这座庙失过火,只有一个流浪汉看守,他刚新搭了两个草屋。屋里黑得啥也看不见,贾平凹打着打火机,也只照见了炕上一袭黑得看不出颜色的被子。“你咋吃饭哩!”贾平凹不由得担心。那人领着他到了另一间草屋,打开一个低柜子,里面有六把挂面,半袋核桃,他甚至有些自豪地说:“哎呀,日子好得很!”

        ——这些哪里是整日坐在书斋里的人体会得到的?“我说了他们也体会不到。”贾平凹说。他只有把这些变成文字,一一说道给读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