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家荣(翻译家)
岁月有如白驹过隙,眨眼之间,2010年又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感觉收获颇多。
由于繁忙的工作和翻译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但是无论多忙,长期养成的读书习惯,还是无法放弃。由于可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有限,必须有所取舍。所以,一般来说,我是从翻译的需要出发来读书的。
总结起来,今年主要看了下面几方面的书。
第一类是优秀翻译文学(尤其是日本文学)以及中国古典。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的是取别人所长,丰富语汇表现,翻译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如《源氏物语》,《红楼梦》等。
第二类是名人名作,特别是翻译家传记。目的是了解作为译者应该具备的条件以及应该达到的境界,丰富自己的学养。如《走进傅雷的翻译世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翻译家周作人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等。
第三类是与翻译相关的理论书籍,目的是补充自己这方面的不足。如《高级文学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文学翻译比较美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等。
第四类是杂书。目的是跟上时代,了解时尚,拓展知识面,间接也是为了翻译之需。如《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著,译林出版社,2009),《陷落的电影江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等。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翻译与读书,看似相互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上面几类书都是围绕着我所从事的日本文学以及翻译,从前人的智慧里寻求宝藏的。
像《源氏物语》《枕草子》这样的日本文学经典,总是放在我的枕边,每次阅读,都是美的享受。我主要侧重从翻译的角度阅读,因此选择的是名家译的,具有美文特点的译本。这样的译本,读来赏心悦目,一方面可以充实自己的语汇库,学习如何选词营造氛围,以及日本文化词语的翻译法,一方面也可以感受日本文化,一举两得。
除了阅读翻译文学外,要想从根源上提高语文水准,还是要经常捧读《红楼梦》《庄子》这样的经典,从中汲取营养。现在每天都有大量新造语出现,但中国语汇的根基还是在古典之中,作为文学翻译工作者,如何做到在新旧词汇中找到平衡,既不赶时髦,也不过于迂腐,是十分重要的。
文学翻译,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极为复杂的艺术形式,对译者的要求是很高的。我通过阅读像傅雷、周作人、丰子恺、叶渭渠等翻译大家的传记、译作,来鞭策自己,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造诣。
文学素养的培养,是从事文学翻译的人必须持之以恒的。《丰子恺品佛》 (作家出版社,2009)也介绍了集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于一身的丰子恺先生的多彩人生。而《翻译家周作人论》更是将一位通古博今,无所不知的杂学大家(他一生治杂学二十余种),卓越的多语种翻译家周作人的形象展示给世人,令人仰视。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论文学翻译》中说:“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著作。”这段话告诉我们,文学感悟力等书本知识以外的东西也是译者应该具备的。法国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当是译者的楷模。
当代的著名学者、翻译家叶渭渠先生也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一代大家(包括著作、译作、编著、编译、散文随笔等等多达200余卷)。叶先生的书我今年主要看了他散文集《周游织梦》,领略了先生优美的文笔,对欧洲风景美的独到慧眼,以及由景生情的人生感悟,终于了解了为什么叶先生的译文会如此动人,对日本文学的博大精深的研究,以及对美的感悟力,正是来自于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
可见除了文学素养,感悟力外,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对于翻译也不可缺少。除了读无字书(如旅游等)以外,只要会读书,随便一本小书,都可能带给我们新知。最近翻看了一本港人汤祯兆写的《日本中毒》,觉得汤先生的东西风趣幽默,眼光独到,涉及了现代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算是窥视日本这个万花筒的一个窗口,其对青山七惠笔下的飞特族的解读以及村上春树在华语圈的接受评论也很有特色。我从中获得了很大的信息量和许多时髦的新词,开拓了视野,对于了解邻国日本,很有参考价值。
我的经验是,看书最好围绕着自己的所学和兴趣点,有选择的看,同时又不要过于拘泥于专业。触类旁通,什么都接触一下,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使自己的思维多元化。比如《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深入浅出,外行也能看得懂,许多理科的词汇,就是在这样的读书中获取的。广博的知识面对于翻译时的选词准确性很有帮助。
翻译理论书虽然有些枯燥,但对于自己来说,是必须硬着头皮去啃的。一直以来,在翻译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迷茫的问题,比如直译(归化译)好还是意译(本土译)好,可以说是翻译界永恒的难解之题。通过读一些翻译方面的理论书,对于自己这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译者来说,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许多难题不是看一本书就能够解决的,但如果只顾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就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书籍可以给我们许多,但也有些东西要靠自己从生活中学习。知识来源于生活,既要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