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胡报道 67岁的俄国著名女作家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Людмила Улицкая)12月23日获得了2011年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妇女解放奖,并获奖金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6.1万元)。
该奖设立于2008年,以100年前出生的已故法国女权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命名。保加利亚裔法国著名哲学家尤丽娅·克里斯特娃担任该奖发起人及委员会主席。
波伏瓦奖委员会认为,乌利茨卡娅的作品展现了“对正义和民主的敏锐知觉”,她同时坚定地投身于人道主义的行动。
颁奖仪式将于2011年1月10日在巴黎双叟咖啡馆举行。此店尝为波伏瓦和萨特等人的长期据点,因店内两个红脸中国清官(清朝的官)木雕而得名。
这不是乌利茨卡娅第一次在法国获奖。14年前,她曾以短长篇《索涅奇卡》获得了1996年美第奇奖的外国小说奖。
2010年的波伏瓦奖授予了中国中山大学的艾晓明教授和当时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的郭建梅律师。
乌利茨卡娅的小说《美狄娅和她的孩子们》、《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和《您忠实的舒里克》,曾于1999年、2003年和2005年分别由昆仑、漓江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中国出版,译者包括李英男、尹城、陈方和任河。
乌女士本来从事遗传生物学的科研工作,却因惹恼了克格勃,丢了苏联制度下的铁饭碗,被迫转向文学,四下里卖文为生,最终写出名堂,以《索涅奇卡》一举成名,并于2001年以《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获俄语布克奖,2007年再以《丹尼尔·施泰因,译员》(Даниэль Штайн, переводчик,2006)获俄国大书奖。
《丹尼尔·施泰因,译员》也许是乌利茨卡娅迄今最好的小说。2011年3月,此书将在英美两国出版。故事开始于1941年,在西乌克兰的一个小城,纳粹将1500名犹太人驱入广场血洗,广场两侧各有一座教堂,一属东正教,一属天主教。犹太青年丹尼尔·施泰因伪称波兰人,侥幸活命。他语言才能出众,可讲流利的德语、波兰语和白俄罗斯语,遂先后为白俄警察、盖世太保和苏联内务部充任译员,期间暗施援手,通风报信,从纳粹屠刀下救出数百群众。由于受到庇护他的修女感召,他改宗天主教,成为赤足圣衣会的苦修士,最终移民以色列。
丹尼尔·施泰因并非出自乌利茨卡娅的虚构,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本名奥斯瓦尔德·鲁菲森(Oswald Rufeisen,1922–1998),别号丹尼尔兄弟(修士),1950年代申请归流,却为以色列政府以其改宗为由驳回。修士上诉至以国最高法院,亦不获允。但他最终移居,并通过归化得到以色列公民身份,在海法的斯代拉·马里斯圣衣修道院度过余生。
乌利茨卡娅混合了多种叙事形式,如日记、书信、谈话录和新闻报道结构全书,讲述了恶时代里一个好人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