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洪波)今年12月25日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民俗学家、红学家顾颉刚先生逝世30周年纪念日,近日出版的《顾颉刚全集》为这位史学大师献上了最好的纪念。
《顾颉刚全集》共62册、2500万字,分为8个部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13册,全面呈现了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的论述以及夏、商、周至春秋史实的考辨等;《顾颉刚民俗论文集》2册,收入顾颉刚民俗学的三部专著《吴歌甲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及相关文章;《顾颉刚读书笔记》17册,收录顾颉刚自1914年至1980年60多年间积累的近200册读书笔记,约600万字;《宝树园文存》6册,收入顾颉刚在文化、教育、边疆和民族等领域的文章;《顾颉刚书信集》5册,收集顾颉刚的书信约1800通;《顾颉刚日记》12册,收入顾颉刚60余年的日记,是研究顾颉刚以及现当代学术文化史、现当代史极有价值的史料;《清代著述考》5册,是顾颉刚早年对清代500多位学者的著述、版本的辑录和研究;《顾颉刚文库古籍书目》2册,是顾颉刚藏书(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目。其中,将近1000万字为首次发表,学术价值无与伦比。
早在1965年,顾颉刚生病之后预立遗嘱说:我的一生著述,应俱交中华书局出版。“《顾颉刚全集》由中华书局出版,不但实现了顾先生的遗愿,也为我们研究顾先生的思想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将使顾颉刚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教授在《顾颉刚全集》发布会上说。他回忆说:“我曾有幸拜访过顾颉刚先生。那是在‘文革’结束后不久,我带着自己所写的《山海经初探》一文的初稿登门请教,先生亲切地接待了我,给我许多教诲。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在他位于干面胡同的寓所里,顾先生充满感情地向我说起他的200册读书笔记,很希望有机会将它们出版。这些读书笔记收入全集面世,是令人欣慰的,值得学界珍视。”
“顾颉刚先生开创古史辨派,为科学地研究古代史开辟了新路,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极为深远。”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研究员指出。他认为,我国当前出现了祭祖热,固然有促进社会凝聚和民族团结的意义,但把历史上并不真实存在的人物当做真实存在的,又回到了已被现代学术研究否定的古史体系,是令人忧虑的。“在这种情况下,重温顾先生的科学论断,是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