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业已覆盖人类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其中包括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话语权,促进了政治的民主化。但是,它的弊端也暴露多多,应该引起重视和加以反思。美国记者安德鲁·基恩的《网民的狂欢》就是这样一本反思之作,反思的重点是互联网对文化的不良影响。
在作者看来,网络民主的最大弊端是业余者取代专家主宰了今日文化。T.H.赫胥黎曾经戏言:倘若给猴子提供足够多的打字机,总有一天猴子可以敲出《莎士比亚全集》。作者认为,这一戏言在今天已成现实,无数台联网的电脑就是足够多的打字机,而网民就是猴子。其实,网民们在电脑上随机敲出《莎士比亚全集》的概率微乎其微,我觉得作者真正担忧的是,在网民狂欢的时代,《莎士比亚全集》不再有人阅读了。这基本上是事实。用户自由生成的内容成为主流,知识精英靠边站,其结果必然会威胁人类的核心文化传统。
网络对文化的威胁不止于此。因为复制和粘贴的方便,导致剽窃泛滥。网络的策略是利用盗版和免费下载聚集人气,以此吸引广告商向网络转移。
除此之外,网络的弊端还有匿名制给网络犯罪以可趁之机,博客成为暴露隐私的杂货铺,网瘾使许多年轻人受害,等等。
在列数互联网的弊端之后,作者谈到了解决方案。他寄希望于法律,包括反盗版维权、建立网络实名制、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他提不出更好的办法,对此我很能理解。网络的潮流不可阻挡,也不应该阻挡,恐怕只能用法律来遏制其最突出的弊端,尽量把它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