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图书能否与读者不再“隔膜”?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2月22日   08 版)

        常逛书店,发现近些年书籍的包装越来越花哨了,各种各样的特种工艺争奇斗艳,有的加““,有的加套封,目的无非是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的兴趣。是啊,哪家出版社不希望自己出版的书拥有更多的读者呢?但是有一种图书的包装却让人觉得很费解,是那种用透明的塑料整个包封起来的书,简称之为“塑封”。这种“塑封”的书,有的是套书,有的是大开本的画册,有的竟然是并不厚重的单本书,也被一层透明的塑料严严实实地包了起来。

        看到这种塑封包装的书,我不禁想,出版社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是想为书籍增加一些亮度?别说,在书店里雪亮的灯光下,这种包装的书还真有一点闪闪发亮的效果。但我想,出版社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防止书籍的污损,特别是担心读者在书店里翻阅书籍时把书籍翻脏,影响书籍的销售。说起来,出版社的顾虑也有一定的道理,现在出版业不太景气,利润低,多卖出一本就多一份收益。但是,说到底图书也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应该能让人看个明白,些微的损耗是在所难免的吧。况且,图书还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读者只有在简单的翻阅之后才会对它产生感情,而这种塑封却给人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冰冰的感觉,读者又怎么能与它亲近起来、进而生发出购买的欲望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层“隔膜”岂不是影响了图书的销售,影响了出版社的收益?

        作为一个读者,看到新书,总有一种立刻捧在手上一睹为快的冲动。看看序言,看看目录,看看版式设计,看看书中的插图……更有爱书者,在决定买书时,还要仔细地看看书脊是否平整,轻快地翻动一下书页,看看有无残页,谁不希望自己买的书是完整无缺的呢?可是,面对着塑封的书,就难免心里犯嘀咕了,俗话说“隔皮儿看不见穰儿”,现在“金玉其外”的书又比比皆是,不能翻看的书买回家还真有点儿不踏实。于是,稍做犹豫,也就只好一瞥而过了。也许有人会

        说:书架上不是有打开的一两本样品吗?可以等别人看完了你再看呀。其实这种想法,是忽视了读者的实际需要。试想,京城里几家大的书店,每逢双休日、节假日,总是人头攒动,寒暑假时更是摩肩接踵,许多读者甚至席地而坐,有多少人能在这种环境里耐心地等待呢?况且,书店里的书浩如烟海,有那么多书可以随手翻阅,又何必干等看那样品呢?如此这般,读者对塑封的书便失去了耐心,出版社也就失去了读者,自然也就大大地影响了销售利润,出版社岂不是做了费力不讨好的事?

        因此,我衷心地希望,为了读者,也为了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请不要再使用这种费时费力、既不环保、又影响读者阅读的塑封了,让我们的图书与读者不再“隔膜”,让我们的图书拥有更多的读者吧!

    北京市朝阳区 冯善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