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她是殉美而去?

    肖 鹰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2月15日   03 版)

        王贝,一位二十四岁的韶华女子,“为了提升演艺事业”而走上整形手术台;然而,命运偿还给她的是两天后的身毁人亡。

        照片中的王贝,是一个娇好可爱的女孩形象。她的那张透着少女阳光气息的脸庞,虽然不具有那种惊人的妩媚轮廓,但自有其自然动人的魅力。我们可以想象,现实中的王贝,必定是拥有一张具有吸引力的面庞。

        然而,“为了提升演艺事业”,不仅她自身,她的母亲陪她一起走上了整形手术台。王贝做的是面部磨骨整形手术,因为她的面部轮廓不符合现在流行的“三庭五眼”的脸型――这种尖长型的脸型是目前影视表演中的“特宠”。

        人是自然的伟大创造,人的审美追求也应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哲学家卢梭说,自然的美就在于差异、个性。人为什么美?就容貌而言,也是以差异和个性为前提的。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历来是嘲笑模仿雷同的“东施效颦”的。

        人真正的美是一种风度和气质,是其个性生命的呈现。王安石描写王昭君的诗说“意态由来画不成”,这就是说女性的美在本质上不是她的五官长相,而是她的精神品格的生动呈现,这是渗透和表现在她的举手投足和言谈神情中的――所以“画不成”。这“画不成”的“美”――意态,即我们所常说的个人的风度、气质。

        人的美是以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灵的和谐为基础的。在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和突出“美”的精神内涵,因而孕育和彰显了“美”的诗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诗经·硕人》描写大美人庄姜夫人的“美”。这样的美,风情万千、意蕴无穷,岂是任何尺度可以测量、任何“手术台上的美”可以比拟的?

        传统文化是以文字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所以主导审美观念强调的是“神”而不是“形”。“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淮南子·卷第十六》)“君形者”即灌注生气于形象的精神,没有精神的“美”就是无生命的“美”。当前的消费文化,是影像文化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文化,在审美上是“重形轻神”、甚至“以形代神”的文化。

        现在社会流行的审美趋向是用机械的、模式化的数量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美”。这已经不是“以貌取人”,而是“以数取人”:用抽象的尺寸去评判和塑造人的形象。现在的所谓“审美整形”恰恰是要抹杀人的容貌个性,用固定和刻板的模式去“塑造”千人一面的“人造美人”。

        审美整形,实质是把人的身体作为一种可以随意加工的商品原料,其产品就是供娱乐消费的“人造美人”。“整形”,用“伤筋动骨”的手术去改变自己的自然容貌,用庄子的话说, 是“残生伤性”,也就是“殉”。审美整形是当代消费社会的畸形审美追求,是残生伤性的东施效颦。

        由于受到娱乐文化宣传误导,也由于现在许多职业领域存在“重形轻神”、“以貌取人”的畸形竞争导向,许多青年的审美追求被逼入“‘美’而走险”的误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畸形的审美观形成了“女人裹脚”的陋俗;现在,同样是畸形的审美观诱使青年纷纷走上整形手术台。

        王贝为了“美”去做面部“磨骨手术”,就是“殉”。王贝因整形而意外死亡,远不只是一个医疗事故,而是一个年轻生命“为‘美’而亡”的沉痛的社会悲剧。这个悲剧的沉痛性在于,我们的社会没有为青年的审美追求提供正确的审美导向,没有引导他们怎样主动、健康地追求自我的审美完善和实现人生价值。王贝是“殉”了消费文化的畸形审美观,而不是“殉美”。

        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金曾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转引自朱光潜《谈美》)我们知道,希腊女神雕像是西方女性人体艺术的最高典范,罗斯金之所以说它们不及“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因为希腊女神雕像在追求最高度的完美的时候牺牲了女性的自然和个性――其无与伦比的优雅是以个性生命的丧失为代价的。

        我们要让青年在辩证理解身体与心灵、自然与技术、个性与社会等关系的基础上,懂得美、创造美、珍惜美。换言之,愿我们的青年懂得健康美好的审美追求,而不是“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