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2月01日 星期三

    奖讯 85岁的西班牙小说家安娜·玛利亚·马图特11月24日获得了2011年度的塞万提斯奖。两部托翁小说同获俄国大书奖

    托尔斯泰:逃妻者或武术大师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2月01日   04 版)

        上:帕威尔·巴辛斯基在大书奖颁奖典礼上。

        下:穿中山装、喜读老庄的维克多·佩列文。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第五届俄罗斯大书奖(Большая книга)上周在莫斯科揭晓,49岁的作家帕威尔·巴辛斯基(Павел Басинский)以描写托尔斯泰临终时的小说成为头奖赢家,并获巨额奖金300万卢布。

        托尔斯泰真人秀

        获奖小说《列夫·托尔斯泰:逃离天堂》(Лев Толстой: Бегство из рая)取材于文豪从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惊遁而走的旧事。出版商宣称,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描写,巴辛斯基一步步重建了老爵爷的内室风云和生离死别。“这就像一场真人秀,真的。我真是这么想的。”巴辛斯基说。

        几天前的11月20日,俄国刚刚纪念了托翁去世100周年。1910年的这一天,在冰天寒地流浪十天后,82岁的老头子终因肺炎,病死在梁赞的阿斯塔波沃车站。

        巴辛斯基生于1961年,自1981年起就职于《文学报》,撰写文化评论,后进修于高尔基文学院,亦为《新世界》、《十月》、《旗帜》等杂志定期撰稿,编辑过多种俄苏文学作品集,亦写有文学批评专著。为写《列夫·托尔斯泰:逃离天堂》,他全力研读文献,自言亚斯纳亚波良纳“成了我的第二个家,而且我始终想弄清楚托尔斯泰为什么逃跑”。

        在此书的尾声部分,巴辛斯基描写了托翁的葬礼:“托尔斯泰以他要求过的方式入土:没有宗教仪式,没有正式的悼词。棺材降入坟中时,所有人都跪下了。有位警官动作略迟,却也被某种无形力量驱使,而随众跪倒。”

        大书奖创办于2006年,得到寡头和大亨赞助,号称奖金额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全世界第二大书奖——创办当年,头奖的300万卢布可抵人民币约90万元,如今已贬值到63.67万元。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作家也将各得150万和100万卢布。

        T伯爵的化骨绵掌

        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俄国后现代小说家维克多·佩列文(Виктор Пелевин)以其所擅科幻风格写成的小说《t》,获得了今年大书奖的三等奖和人民选择奖,此二奖如生日贺礼——11月22日,佩列文年满48岁。他递口信感谢了投票给他的读者,但本人未到颁奖现场。

        《t》似乎也是写托尔斯泰的,不过却是以后现代的方式,重述了主人公、武术大师T伯爵的人生归宿。T伯爵留长须,住在亚斯纳亚波良纳,同情劳动人民,呼吁上流社会追求简朴生活,却不事写作,而醉心于四两拨千斤的抗恶艺术,或曰武力不抵抗主义,以化骨绵掌之神力,杀敌于无形。

        T伯爵的头号强敌,乃自称创造了T及其世间万物的造物主阿里尔,次敌为沙俄政府和教会的代表。像托尔斯泰死前曾表示要去奥普金纳修道院一样,T亦欲前往此地,秘密警察和教会的探子们则奉命不惜一切代价,阻断其行程。

        对此类写作方式,熟悉佩列文的读者必不陌生。在他1996年的小说《夏伯阳与虚空》(Чапаев и Пустота,郑体武译此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于2004年)里,斯大林力捧的电影主人公、红军将领夏伯阳从一个草莽英雄变成了高深的神秘主义空想家,而机枪手佩其卡(中译本作“彼得卡”)则成为象征主义诗人,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事业亦转为对精神自由的禅宗式追求。

        有些人或以为这是小说家的恶搞,孰不知是瓦西里耶夫兄弟的电影恶搞历史在先,它创造出的现代神话不仅掩蔽了真正的历史人物,亦大大歪曲了富尔曼诺夫的小说原著,而后者本来已和史实相距遥远。佩列文凭借戏仿和解构的崛起,可谓后苏联时代俄语文坛最可瞩目的现象之一。他长于交织历史与现实,即使写的是帝俄或苏联时代,也不忘穿插今日。如今所获的“人民选择奖”,再次证明了他十几年来孤绝于俄国文坛的畅销地位。

        中译佩列文还有刘文飞翻译的《“百事”一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郑永旺的《游戏·禅宗·后现代:佩列文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则是中国学者对佩先生的研究专著,系对《恰巴耶夫与普斯托塔》(即《夏伯阳与虚空》)的解读之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