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农家书屋”期盼及时更新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17日   08 版)

        笔者最近相继走访了一些“农家书屋”。这些农家书屋建在农村,为农村农民服务,对方便村民读书、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满足村民的文化需要,确实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应该说,近年来各地开展的建立“农家书屋”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确实有着独特的意义。

        然而,随着一批批“农家书屋”的广受欢迎,一些新的问题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从村民的口中了解到,书屋很受村民欢迎,村民喜欢的书,往往被翻破了还有人借阅。但时间一长,书屋的书都看完了,书籍得不到更新,大家就不满足了。笔者也发现,一些“农家书屋”藏书量还无法满足村民长年的读书愿望。时间一长,这些书在得不到更新的情况下,自然会被冷落。

        要认识到,图书摆上架,只是一个开始,其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切实重视图书的更新,这是关键所在。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农家书屋”就会活起来。这方面,需要制定长期的发展措施,有稳定的政策支持。可以县为单位统筹采购种种书籍,用有限的经费购买更多种类的书籍,便于日后的流动与更新。同时,考虑农家书屋的特殊情况,应考虑为这些书屋配上不同的书。一段时间后,由县里组织统筹流动,就能实现多家书屋书籍的全部更新。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让“农家书屋”活起来,也有很多办法可想。

        “农家书屋”工程是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这项在全国农村逐步建立起“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的长效机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目的。面对出现的种种现实情况,要做好后续的工作,使“农家书屋”符合农村农民的需要,“农家书屋”就会活起来,起到它在农村文化生活中的良好作用。

        广东省佛山市  梁德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