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09月15日 星期三

    德语文学研究的一代风流人物

    ——读叶廷芳先生新著《卡夫卡及其他》

    胡志明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09月15日   10 版)
    《卡夫卡及其他》,叶廷芳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28.00元

    国内卡夫卡研究的领军人物

        在国内,但凡对卡夫卡颇有兴趣的读者,鲜有不知道“叶廷芳”这个名字的。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正是这个名字引领着中国读者知道、熟悉、理解了卡夫卡,进而不由自主地走进了卡夫卡那充满魔力的文学“城堡”。“文革”刚刚结束的上世纪70年代末,叶廷芳先生便以其敏锐的艺术直觉,通过翻译和撰文,向人们推介卡夫卡作品;在拨乱反正、政治氛围时而受到“极左”思想干扰的80年代,叶廷芳先生勇敢地对卡夫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当时撰写的卡夫卡研究的专著和长篇论文为国内后来的卡夫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所编纂的收集了国外卡夫卡研究主要成果的论文集《论卡夫卡》,则帮助国内的卡夫卡研究与国际“卡夫卡学”进行接轨;叶廷芳先生在90年代主编的《卡夫卡全集》出版,不仅让国内读者和文学界能够全面地了解卡夫卡,而且也为国内“卡夫卡学”的全面兴盛提供了必要条件。近十多年来,作为国内卡夫卡研究界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叶廷芳先生仍然在这块学术沃土上坚持不懈地辛勤耕耘。新近出版的《卡夫卡及其他》便是叶先生近十几来在对包括卡夫卡在内的德语文学和文化研究中所获得的部分重要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示。

        该文集共有四辑,其份量最重的自然要属卡夫卡研究,不仅因为这部分内容的篇幅约占整个文集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些文章分别从作家总论和作品解析两个层面,向我们清晰地阐明了卡夫卡及其文学创作的深远价值和无穷的魅力之奥秘。

        人们一般习惯于把卡夫卡界定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者,充其量也只是再强调一下他创作中也体现出来的某些后现代意味。叶先生的卡夫卡研究则大大地突破了这一思维定势。文集第一篇《卡夫卡:西西弗斯的现代原型》便是从独特的视角入手,引导我们重新认识了卡夫卡所具有的革命性的美学价值。因为卡夫卡是“由‘文学外’走到文学内的”,而且他是以生命体验进行写作,所以他那种“在野”性的文学创作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传统的话语方式,“亦即思维惯性,在文学领域里还包括审美惯性的改变,说到底是一种固有文学观念的改变”。所以说,简单地给卡夫卡贴上“表现主义”或“现代主义先驱”之类的标签,无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卡夫卡的深远意义。因为“卡夫卡之所以成为卡夫卡完全在于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他不是某一个阶段的或某一个流派的现象,他属于一个时代的、一个世纪的现象”。国内外不少学者都看到了卡夫卡与西方存在主义文化思潮的内在联系,并一再强调卡夫卡文学所蕴含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内涵。叶先生则进一步提出,卡夫卡文学在这方面的魅力主要在于他“把哲学变成了美学”,而且“他用文学语言所表达的生存感受显然比任何(存在主义)职业哲学家都来得鲜明、真切、强烈”,对于那些被存在主义哲学家表述得极为艰涩的概念,人们往往可以在卡夫卡文学中直接获得形象具体的切身体验。更重要的是,卡夫卡的文学能够通过一个个迷人的艺术形象,让那些原本十分枯燥晦涩的哲学概念绽放出异样的美感,包括“异化世界的奇异美”、“悖谬思维的矛盾美”和“生命体验的真实美”等。从存在主义“向死而生”的观点来看,每一个个体生命无疑都充满了悖谬性和荒诞性,一方面每个人生因不得不面对注定的宿命和困境而显得徒劳、无奈和无助,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又不得不坚持着活下去,因为“人们总不能不生活吧”。确实,卡夫卡作品中的一个个形象几乎都是这类充满了悖谬性、荒诞性和悲剧性的生命体,然而卡夫卡正是通过这样一些看似极为窘迫艺术形象,甚至可以说,卡夫卡通过自己的整个创作和生命体验的全部过程,形象地演绎了他骨子里固有的一种“不可摧毁的东西”:“恰恰在这‘总不能’中存在着信仰的疯狂力量;在这一否定中这种力量获得了形象。”(卡夫卡语)叶先生因此而特别强调卡夫卡就是“西西弗斯的现代原型”,这不仅指出了卡夫卡所描绘的艺术形象骨子里都蕴含远古神话的原型,所以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而且也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卡夫卡的文学创作,包括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客观上展现了人作为个体生命存在而普遍具有的荒诞性和悖谬性本质特征,所以必然会呈现出超越时代的人类学意义。

        如果说《卡夫卡:西西弗斯的现代原型》代表了叶先生作为国内“卡夫卡学”学术权威所具有的思想的高度和视野的广度,那么其后三篇关于卡夫卡精神结构和艺术特征研究的文章,则彰显出叶先生对于卡夫卡研究的深度和把握研究对象的精准度。文章从多个层面对卡夫卡的“丰富而复杂的精神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不仅从犹太民族长期处于离散状态的历史传统、从作家本人生活于其中的西方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从卡夫卡终生无法摆脱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父子关系、从卡夫卡的爱情、婚姻、职业和写作等无不经常陷入困境的人生经历等多种因素,阐明了卡夫卡复杂的精神结构得以形成的客观依据,而且还密切联系他的个性、气质和禀赋,详尽地描述了卡夫卡作为一个“被放逐的精神漂泊者”、一个误入异化世界的“陌生者”,因其灵魂时刻都在遭受着逃犯般的磨难,而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生存感受和生命意识:发自内心的孤独感、无法摆脱的恐惧感、纠缠终生的惧父情结,以及由此产生的负罪意识和自审意识等。卡夫卡“作为作家的全部努力就是把他对这世界的感受,那种刻骨铭心的独特感受艺术地描写出来,在这方面他屡屡令我们震惊和惊异,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思维习惯和精神惰性,启发人们用另一副眼光来观察世界。”叶先生就此而向我们揭开了卡夫卡“错综复杂精神结构中的人格美”。在对卡夫卡文学的隐喻性特征剖析时,叶先生紧扣卡夫卡的具体创作,强调了他那浸润着哲学意蕴的文学“图像”的象征性和暗示性实质:“他赋予象征图像以鲜明的轮廓,轮廓里又包含着多重意义;赋予他的譬喻以蕴含激情的寓意,这寓意又不无深奥。”这“图像”不仅来自卡夫卡“内心体验激起的幻想”、他那悖谬性思维方式和他自己的梦境经历,它们往往是在卡夫卡处于一种“与魔鬼拥抱的灵感莅临仪式”的写作状态中被创造出来的。在对卡夫卡文学的荒诞性艺术特征分析时,叶先生则着眼于一个时代广阔的文化背景,从作家与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的比较联系中,来概括卡夫卡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感受的荒诞性本质特征,及其作为艺术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在对卡夫卡具体的文学文本进行赏析解读时,叶先生尽显其大家风范,看似信手拈来,侃侃而论,实则句句到位,鞭辟入里;往往在读者感到困惑迷惘之处,总能够另辟蹊径,从一种独特的视角入手,入情入理地层层解剖,拨开迷雾,令人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譬如对《乡村医生》的剖析,叶先生以精神分析方法对那些梦境般的图像进行细致解析,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关于“人类的普遍生存的处境”的象征意味。对那些看似很普通的短小篇什,叶先生只是在一些关节点上,三言两语,稍作点拨,就能够让人眼睛一亮,顿见无限风光。譬如对《饥饿艺术家》的解读,叶先生不仅强调了文本的“主题也包含着多重喻意”,并且着重就其“象征着20世纪艺术家的悲哀”的喻意进行了阐述,这让读者在品味叶先生的精彩解析的同时,也激发了读者产生一种要从自己的视角尝试再解读的欲望。尽管叶先生一再强调:“卡夫卡的小说往往有多义性,不宜解释得太具体。”但由于叶先生整体而辩证地把握了卡夫卡的精神结构,而且总是扎实地切入文本的结构,贴近作品的具体图像,所以他的剖析和解读总是能够给人以一种酣畅淋漓的审美快感。这对于当下国内卡夫卡研究中所存在的一种“无边的多义性”的随意化解读倾向,无疑是一种纠偏和匡正。

    勾勒了一个比较整齐的德语文学史的发展轮廓

        在文集的其他三辑里,主要汇集了叶先生近十多年来对德语文学研究的部分重要文章,包括现代德语文学研究、德语戏剧研究、德国三大诗人等重要作家研究。这些涉及领域广泛、所述论题多样、思想内涵厚重的文章,一方面充分表明作为卡夫卡研究学术权威的叶先生的文化视野开阔、学术功力厚实,他已经把自己的学术“根据地”拓展到了整个德语文学,所以能够把卡夫卡研究做得如此精到;另一方面其中不少文章在它们所涉的领域范围里都可以代表当今国内研究的顶尖水准,有的甚至是在引领国内学术界在该课题上的研究方向。譬如关于瑞士德语戏剧家迪伦马特的研究。叶先生不仅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向国内读者和观众译介迪伦马特戏剧作品,而且对此所撰写的一系列研究文章至今仍然代表了国内迪伦马特研究的最高水平。文集中所收录的两篇关于布莱希特戏剧美学思想理论研究的长篇论文,特别是关于布莱希特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家卢卡契的思想论战的研究,这些论题本身在思想理论上都具有相当的难度,而叶先生则以开阔的眼界、详实的材料、缜密的逻辑和雄辩的论述,从多个角度,将一个错综复杂的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剖析得清晰明了,最后的结论令人叹服,完全是一种大手笔的风范。这些文章在思想内容上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国内从事布莱希特研究的学者难以望其项背的。在对于德语文学中一些经典作家研究方面,如歌德与席勒的研究,尽管文集中只是收录了叶先生在一些学术会议上的几篇主题报告,篇幅都不算太长,所以不太可能对两位大诗人进行深入具体的考察研究,但是同样体现出先生对于两位诗人的思想性格和文学成就有相当精准的把握,一些关键的论断透彻到位,而且表现出一种超前性。叶先生指出:“歌德与席勒在这(工业化给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都带来‘不和谐音’)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和发表的观点具有前瞻性,它们触及到今天的‘后现代’知识精英们所批判的、自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所谓‘现代性’问题。”

        整个文集看似很不经意地按照论题或文体差异,把几十篇文章分成四辑,事实上其中已经蕴含着一个“史”的轮廓。第四辑的文章几乎就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把200多年来德国文学史上的几位著名作家诗人,从歌德、席勒,到海涅、里尔克,从20世纪前期的托马斯·曼到后期的H.伯尔等,都一一评述到家。第2辑的文章则基本上都是“史”的笔法,从一战时期的“德国表现主义文学概观”,到“二战后德国三代作家的连续‘变脸’”;从“当代德语文学的美学转型”,到“奇峰突起的奥地利现代文学”;同时又对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格拉斯和耶利克的文学创作进行评述。20世纪德国和德语文学发展的历史走向因此而跃然纸上。特别在第三辑里,叶先生有意识地把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两篇关于布莱希特研究的论文收录其中。这样一来,整个文集以卡夫卡研究为核心、以德国200多年的文学脉络为主干,构成了一个比较整齐的德语文学史的发展轮廓。所以,只要我们打开书卷,就能够沿着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的足迹,走进宝藏丰富的德语文学长廊作一次学术巡礼,并且在一位中国学术大师的引领之下,与诸多的德语文学大师进行一番近距离和跨文化的心灵交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