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09月08日 星期三

    儿童阅读分级有门道——

    出版界探寻儿童阅读的理论支点

    本报记者 陈香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09月08日   06 版)

        “由于分级阅读存在‘商机’,现在出现了一种颇可玩味的现象:某些精明的出版商争抢出版分级读物,而且动辄就是数十种。但他们做的所谓‘分级’图书,是将已有的图书加盖上一个‘分级阅读’的标签,经过包装、广告,到处加以推销。实际上,真正的‘分级阅读’与此相反,不是先做产品后推销,而是先做调研再做产品。”

        2009年,“中国首届分级阅读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倡导分级阅读的理念与方法。此后,国内读书界、教育界、出版界表现出对分级阅读的浓厚兴趣,多家出版社正在进行分级阅读的出版与实践。但是,由于对分级阅读的理念与做法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该给儿童阅读分级吗”的争议一直未能平息。反驳者的观点如,“安徒生的童话当然是经典,但我小时候读《林海雪原》读《苦菜花》也没有什么不好。”“阅读是非常私人化的行为,阅读的快乐本身就包含在一种没有限制的过程之中。”“同一本书,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的能读,有的不能读;同一本书,为什么四年级的孩子能读,二年级的孩子就不能读?分级阅读的根据到底在哪里?”等等。而这些争议的终极指向,是本土儿童阅读的理论支点。

        正是在此背景下,由接力出版社、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民阅读促进中心协办的“第二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儿童心理学界、脑科学研究领域、儿童文学创作界、儿童文学理论界、儿童阅读推广界、教育界、儿童图书馆界、儿童读物出版界、儿童图书销售界、幼教机构、家长代表、首都媒体代表等上百人与会,就“中国本土儿童分级阅读的理论支点”展开了热烈讨论。

        从大脑发育、心理发展、语言认知等角度考察,一个不争的基本事实是,年龄越小,群体性之间的阅读差异就越大,如0岁与2~3岁,3~4岁与7~8岁的孩子,有极大差异,随着身心增长,大脑发育完善,年龄越大,群体性之间的阅读差异就越小。就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认为,儿童的分级阅读是十分有必要的。

        长期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专家周合更看重0~-6岁儿童的前阅读状态,“学前分级阅读,跟儿童早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关联性,是逐渐递进的学习行为。孩子为什么刚出生需要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由流质到半流质,进食营养是与他们的生理发展密不可分的”。

        周合的研究显示,0~3岁的幼儿会把图书与文字都当作图象记忆来阅读;3岁以后,孩子对语音和字形有一定掌握后,语言发展对学龄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就会凸显出来;到了小学阶段,影响孩子阅读的因素变为孩子的阅读经验和字词认知。

        所以,0~3岁的幼儿阅读时,只注意图画,不会形成故事;到了3~4岁,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会注意图画并可以讲述,开始形成口语故事;4~5岁的孩子注意图画,能够形成阅读并开始讲故事;5~6岁的孩子能够注意图画并能形成书面故事内容。“这才有了图图图——图图文——文文图——文文文的文图差异,有了图画书——桥梁书——文字书的文本区别。”王泉根说。

        具体而言,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0~3岁的幼儿感官迅速发展,会运用五官探索与学习,对有节奏的声音特别有反应,而强烈对比的颜色及形状有助于其视觉发展,则运用五官操作游戏的玩具书、节奏轻快的儿歌和摇篮曲、色彩明亮而丰富的图书,如“小玻系列翻翻书”、《百岁童谣》、《小黄和小蓝》等图书可帮助幼儿的身体及动作发展。在认知与智力发展领域,由于0~3岁的幼儿注意力短暂,但能认知基本物体和概念,辅以内容简短、可一次看完的书,和可学习形状、颜色、大小等概念的书,如《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婴儿游戏绘本》等,能帮助幼儿心智成长。0~3岁的幼儿喜欢运用声音玩游戏,并开始学习基本语汇及语法,建立语言基础,则儿歌或可以玩声音游戏的书、可促进亲子对话沟通的书,能帮助幼儿的语言发展,如“噼里啪啦”系列丛书、《我爸爸》等。在0~3岁期间,幼儿会建立对人的基本信任感,同时,由于经验有限,兴趣集中在自己及熟悉的人、事、物中,并开始学习自理与自护能力,则有关获得爱与情感的生活故事,有关熟悉的人、事、物的图书,有关常规及生活习惯的故事,可以帮助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成长,比如《逃家小兔》、《好饿的小蛇》、《小熊不刷牙》等。

        4~6岁的孩童手眼协调,小肌肉协调有很大进步,各式各样的玩具书可促进其身体与动作发展,如“找朋友系列”神奇立体书等。同时,他们的专注力短暂而非常好动,会透过第一手经验建立概念,有大致的时间概念,会透过想象游戏来学习,则内容简短、可以一次看完及参与命名、认知、唱歌的书籍,强化概念的书,了解时间顺序的书,有关日常生活经验、宠物、有趣事物、家庭及周围人物的书,可以玩想象游戏的书,可以帮助孩子的心智成长,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小房子》、《凯能行》、“京剧猫”系列等。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发展迅速,儿歌、预测性图画书、无字图画书或简短的故事可以帮助孩子的语言成长,如《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大拇指无字故事书”等。4~6岁的孩童以自我为中心,寻求温暖、安全的人际关系,学习独立自主,从成就中获得满足喜悦,开始发展社会技巧,对团体产生归属感的需求,则主角人物易于认同、主题比较单一、使人感到安全的故事,以及能够培养朗读习惯的书,反映情绪、角色积极进取的书,期待坏行为受到惩罚、好行为受到奖励的图书,学习与人沟通的书,可以促进孩子的社会人格的发展,如《我的爱有世界那么大》、《小黑鱼》、《绅士的雨伞》等。

        孩子长大到7~8岁,有益于他们接受身心变化及个别差异的书是十分有必要的,如《小猪唏哩呼噜》等。同时,他们的专注力增加,拥有了模糊的时间概念,能分辨真实与想象的世界,能通过直接经验学习,对自我世界仍然感兴趣,但对更大范围的事物感到好奇,则有完整情节内容的短篇故事、可以学习时间概念的故事、运用知识书来拓展经验、描述外在世界的书,可以帮助孩子的心智成长,如“小巴掌童话”、《小房子》、《我有友情要出租》、“I SPY视觉大发现”系列等。7~8岁的孩子语言能力持续发展,说、读、写能力增加,《没头脑和不高兴》等适合朗读或说故事的书可以帮助孩子的语言能力成长。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关心与了解别人,正义感增强,继续追求独立性与主动性,开始发展幽默感,对性别差异产生好奇,则辅以运用熟悉的故事或预测性故事提供成功的阅读经验,提供体验关爱别人以及培养同理心的书,提供讨论是非对错的书,提供自我选择、责任感及成功冒险的故事,有惊奇结局的故事或笑话,描述两性角色差异的书,是必要的,如《猪八戒新传》、《石头汤》、《宝葫芦的秘密》、《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等。

        同时,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还对9~10岁、11~12岁的孩子的身体与动作发展、认知与智力发展、语言发展和情绪、人格与社会发展等做出了详尽的研究。在研究基础上,研究中心综合考虑各类别图书的篇幅、难度、主旨等方面的因素,参考了国内外的儿童文学奖项和国内外的各种推荐书目,在国内市场上动销的一万余种少儿图书中精选出250种图书,为0~3、4~6、7~8、9~10、11~12五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出了一份精致的“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

        “由于分级阅读存在‘商机’,现在出现了一种颇可玩味的现象:某些精明的出版商争抢出版分级读物,而且动辄就是数十种。但他们做的所谓‘分级’图书,并不是从儿童的科学研究出发,量身定做真正适合儿童的读物,而是将已有的图书加盖上一个‘分级阅读’的标签,经过包装、广告,到处加以推销。实际上,真正的‘分级阅读’与此相反,不是先做产品后推销,而是先做调研再做产品,即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多种角度进行调研、探究、取样,然后才去做适合他们的分级读物。”王泉根表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