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展至第五阶段

    《 文摘报 》( 2022年06月22日   07 版)

        2004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研究的时空范围,确定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中原地区。这是文献记载的五帝时代到商代初年,是中国古代王权和国家形成、初步发展时期。这一阶段设置的重点研究课题包括中原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分期谱系的精确测年,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研究,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研究,经济、技术发展状况研究,文明形态研究等。2006年,第二阶段研究的时间范围确定在约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地理范围扩展到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这一阶段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关键时段,我们将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坛冢庙和安徽凌家滩等资料纳入研究范围。此后至第四阶段,时间范围都是保持了这一阶段设定的年代范围,研究沿袭了工程前几个阶段的内容,并对课题研究与文明演进关系探讨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将继续以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方针,选择重点遗址进行较大规模的发掘和考古勘探。依据各种自然规律,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这些遗址所揭示的文化内涵和展示的中华历史图景。同时,将深入阐释研究成果,开展世界文明比较研究,更好地揭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探源工程的时空范围。在时间维度上,我们还想向前再探3000年,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步阶段,即距今约8000年左右,中国农业的初步发展、精神文化和社会变化等面貌。关于夏代的历史问题也将是研究重点。我们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城,而对于夏始初年考古发现——河南王城岗遗址和新砦遗址的整体发掘、都城面貌及其内涵等,尚待继续深入研究。

        在空间维度上,我们打算把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的遗址都纳入探源工程中,研究这些区域融入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历史格局的原因、背景和过程,进一步深化研究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一体化的进程,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形成脉络,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了中国学者的贡献。促进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和更广泛传播也是当务之急。应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开展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多语种中华文明出版物“走出去”,提升中华文明海外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6.13 王巍 段丹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