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乐亭大鼓名称辨析

    《 文摘报 》( 2022年06月22日   05 版)

        以天津王佩臣为代表的乐亭大鼓,与唐山乐亭一带流行的乐亭大鼓存在数十年的名称争议。唐山乐亭一带流行的乐亭大鼓以近代靳文然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有各种流派,但任何流派都与王佩臣的乐亭大鼓截然不同。为此,还存在着一种现象:他们不承认王佩臣所唱的是乐亭大鼓,而天津观众则认为唐山的乐亭大鼓不正宗。那么,王佩臣是何时将自己唱的曲种更名为乐亭大鼓的?而且,为什么叫乐亭大鼓呢?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个谜。

        上世纪80年代,我主持天津市曲艺团工作,由于王佩臣于1964年仙逝,我请教给王佩臣晚年伴奏的马涤尘先生,他也不知。而且他在1983年第二期《曲荟》刊物上发表的《怀念王佩臣老师》一文中也说:“王佩臣唱的铁片大鼓改名为乐亭大鼓。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现在还没搞清楚。”近年,我在翻阅大批资料之后认为:王佩臣将铁片大鼓更名为乐亭大鼓的时间,是在天津解放后,此曲种是在1951年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天津市曲艺团的前身)首场演出时定名的。为什么改为这个名称呢?天津解放前,王佩臣在各个剧场演出时贴出的海报,有的称铁片大鼓,有的称梨花大鼓,还有一些其他名字,从未统一。这个曲种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名称,王佩臣深知,唐山乐亭一带流行的乐亭大鼓,与自己的唱法完全不一样,且“乐亭”的意思也不一样。

        王佩臣生于1902年,世居通州四集镇车家屯,自幼从父习艺,唱平谷调,十岁随父到京津卖艺。1923年,她先后在天津北洋茶社和侯家后义顺茶园登台,并将比较简单的平谷调进行了唱腔改革,发展成为独具韵味、通俗风趣、较为完善的音乐样式,受到观众的欢迎。据1942年一篇《王佩臣访问记》称,她所会曲目有二百五六十段,尚不包括长篇书。她的唱词富有趣味与生活味,她还善于在唱创中随机应变,取得了强烈的舞台效果。而唐山的乐亭大鼓是在老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吸收了乐亭、滦州一带流行的民间小曲“清平歌”“悠悠调”等,创造了“四大口”腔调,遂被称为乐亭大鼓。当年,乐亭大鼓还未登大雅之堂时,王佩臣在天津已声名显赫,1932年春,在天津《大中华报》举办的群众票选中,她与梅花大鼓演员花四宝、京韵大鼓演员林红玉,被选为“女鼓三杰”。稍后,她又与刘宝全、金万昌被观众合称为“鼓界三杰”。那么,为什么她表演的这个曲种叫乐亭大鼓呢?

        王佩臣的乐亭大鼓,是在平谷调基础上进行的改革。而平谷调是她家乡一带农民于耕耘歇息之时所唱小曲,农民敲铁犁唱此曲“乐呵”,因乐乐停停,遂将此调命名为“乐(lè)停”,后用此调唱曲说书,也称为“乐亭(停)大鼓”。这就是王佩臣所唱乐亭大鼓名称的来历。

        (《今晚报》5.25 孙福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