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2月19日 星期六

    努力换回的爱,往往使人生疑

    《 文摘报 》( 2022年02月19日   07 版)

        ■吴在天

        有位朋友对我说了她的一个困惑,她觉得自己有些搞不清楚孩子现在的状态,孩子有时候会很主动地和别人打招呼,有时候却不会。她担心孩子以后会在人际交往中吃亏,还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小题大做了。总之,这件事让她感到非常焦虑。

        我问了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当我这样问她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她担心的其实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她的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其实相处得很好,即使偶尔没有和别人主动打招呼,也不会妨碍人际关系的发展。

        有了这个意识之后,朋友发现这种焦虑其实完全是因为自己,她一直都是过度适应和考虑别人的人。在路上远远看到一个认识的人,她就会纠结要不要和对方打招呼,然后一直盯着对方,对方要是看到她或者和她打招呼,她会赶紧向对方问好;如果没有,她也不会主动打招呼,而是赶紧走开。

        我的这位朋友和很多人一样,在和别人打招呼这件事上会感到纠结。她担心别人会因为她没打招呼而觉得她不礼貌,不礼貌就意味着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也意味着自己开始成为被讨厌的人。出于这种考虑,她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的时候,才会有一开始的焦虑。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实际上来自最初的依恋关系中的不安全感。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开始观察大人的语言和表情,根据这个做出自己的反应。如果成长环境没有那么好,孩子就会特别注意揣摩和捕捉大人的变化,以此来适应大人的需要。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长大的孩子,通常会变得很敏感,时刻注意着别人的一举一动。他们可能会对父母有一种讨好的心态,用委屈自己的方式适应别人,慢慢长出一个外壳来保护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假性自体”。

        假性自体的形成是由于早期母婴关系的镜映失败。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如果母亲或其他照顾者能够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回应,那么孩子会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回应,如果父母没有回应或是不断要求孩子调整来适应自己,那孩子就很可能形成假性自体,和别人相处时仿佛是戴着面具一样。这是因为孩子呈现真实的自我不会得到回应,甚至有被抛弃的危险。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面对的如果是不会做出回应的父母,那么,他就只有适应父母。无论父母有什么样的要求,孩子都会因为存在被抛弃的恐惧而顺从,他们会不断思考怎样做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所以,我们会在生活中见到有些孩子在弄明白成年人的意思之前,他是不愿意说出自己想法的。这样的孩子从小没有和父母建立起信任的关系,长大之后,在面对其他关系的时候,他们会被已经形成的认知所影响。对他们来说,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够安全的,他们会用原来的行为模式去适应别人,甚至是迎合别人,以此保护自己。

        察言观色是带着“症状”获得的认可,但压抑的情绪总会在关系中表现出来。孩子在父母身边学会了如何取悦父母,也学会了去做别人期望和要求他做的事情,他会因此感到愤怒,但愤怒是他的第二情绪,第一情绪则是恐惧。因为害怕被抛弃,他会压抑自己的愤怒,但在某些时候,也会通过搞砸一些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艾瑞克·弗洛姆认为,通过努力换回的爱,往往使人生疑。这种爱会让我们痛苦地感到自己之所以被爱是因为自己让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对方的意愿。归根结底,我是不被人爱的,而是被人需要而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亲密关系会逐渐变成一潭死水,尽管关系还在,却感觉不到亲密。在关系中无法表现真实的自己,当然感受不到真正的亲密。

        (《内在觉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