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2月19日 星期六

    自然教育莫走偏

    《 文摘报 》( 2022年02月19日   02 版)

        “大熊猫一天吃多少斤竹子?”“如何辨别大熊猫的伪拇指?”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虹口站宣教中心里,站长刘波作为自然教育导师,把一个个问题抛给前来参观的孩子。除了室内科普,他还带领各年龄段的中小学生走进林子,近距离认识身边的动植物,采摘植物,制作标本。

        “依托龙溪一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瓦子坪宣教中心,我们设计了11条自然教育线路,基本涵盖动植物科普、野外观鸟、自然体验等功能。”刘波说。

        广义的自然教育包括森林教育、户外拓展、营地教育、研学旅行、体验型农场等。在我国,自然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运营机构较为多样,且价格上并不亲民。

        比如,秋收季节较为火热的“收割水稻”课程,成都近郊的个别自然教育基地开价达每日800元。而随着寒假到来,部分自然教育基地推出“冬令营”项目,某个为期5天、一家三口参与的营地活动,最高档收费已过万元。这限制了愿意参与自然教育的学生家庭数量。

        课程价格不便宜,课程质量却不一定高。有家长表示,许多声称做自然教育的机构宣传标语五花八门,课程内容却只是农场采摘、自然观光,更像旅游而非学习,“感觉和自己带孩子出去玩没太大区别”。

        受访的资深自然教育从业者认为,目前社会机构提供的自然教育课程良莠不齐,市场规范性不足,教育形式往往片段化,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在理念构建、人才培养、课程设计等方面,也多有不足之处,自然教育从业者素质和经验参差不齐。

        部分不规范的自然教育课程还传递不正确的价值观。据了解,一些自然教育课程在“体验”和“研究”动植物的过程中,放纵学生粗暴对待它们,如随意摘花折枝、自带谷物引诱鸟类出林招来天敌等,干扰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业内人士还认为,在课程设计中,自然教育和户外生存课程是一个整体。真实的大自然充满危险,孩子们如果只搞形式上的自然教育而缺乏户外生存技能,面对大自然时将十分脆弱。

        自然教育不是简单的营地活动,拥抱自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不少保护地将精力投入于修建树屋、林间索道、栈道等大型自然教育设施,还编制一些复杂却并不实用的教材教具。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自然教育不仅要把课堂搬进森林,更要让参与者达到主动认知体验现有环境的效果。

        (《半月谈》2.14 张海磊 袁秋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