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2年02月19日 星期六

    2021中国教育观察

    《 文摘报 》( 2022年02月19日   02 版)

        过去的2021年,在我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们,“出路”究竟是怎样的呢?据调查,2021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每月7025元,毕业生起薪的“中位数”是6000元,就是说你如果拿到了每月6000元的收入,就超过了一半的毕业生;起薪的“众数”是5000元,就是毕业生起薪最集中在5000元这个档。

        中职,“隐蔽的主角”

        中等职业教育是2021年中国教育“隐蔽的主角”。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对于它,甚或是唯有对于它,存在着社会期待的严重割裂。

        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是输出技能型劳动者的主力,技能型劳动者不单是我国产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现实需求,对于“创新”也一样重要。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有92%发明创造和创新来自“普通劳动者”,来自“专家”的只有8%。

        未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将成为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生源的主力,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以至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础。我的研究也发现,仅就教育的脱贫效应而言,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也是明显的——近年我国农村学生、贫困家庭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基本免费并有生活补助,城市家庭学生学习涉农专业也免学费,这个年龄段读书的机会成本很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相对于仅仅接受初中教育,“私人收益率”或“内部收益率”是很高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困局,是典型的“自选择偏差”加“自实现”,就以升学机会为例:中职升学率低——只要中考不是低分就不选择——只有低分上中职——中职低升学率……其实中职的教育过程和就业也存在类似“怪圈”。

        我国教育当前还存在哪些“短板”

        2022年1月7日,我向一位教育财政学者请教:您认为中国教育的哪一个学段(相对来说)是教育投入的“短板”?她的回复是:我认为是学前教育,例如幼儿的早期营养、发育和托育等问题。

        之所以强调“短板”的存在,是要引出对另一个现实政策问题的探讨,即我国已施行了35年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否需要调整、增加义务教育年限?对此国家教育部已给予了明确回复,即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条件。

        对此,我的解读是主要基于财政投入压力的考量。我个人的观点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先实行中等教育第二阶段即高中阶段的“准义务教育”:中职强制入学并免费,普通高中继续实行成本分担(对教育成本的补偿)。当然,对这一重大现实政策问题还需要多方论证和全面、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

        近几年的一个研究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切入,分析了已经实现跨越的国家和地区,在处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时,其教育存量和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发现都显著高于我国当前。该团队的调查发现,我国农村的教育适龄人口有接近三分之二(63%)没能接受或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研究认为教育仍是当前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短板”。

        让更多农村学生起码先都完成高中阶段教育无疑应该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重点;高等教育,当然也需要走持续扩张之路。

        (《南方周末》2.15 丁延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