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齐
说起北京冬奥会,不由得使我想起小时候在北海公园、什刹海滑冰的往事。
我家住的离北海近,徒步走一刻钟,跨过金鳌玉蝀桥,绕过团城,就到北海前门了。进公园过桥往左拐就是双虹榭,再往左二百多米,就是最大的漪澜堂滑冰场。
当时滑冰鞋有三种类型:速滑冰刀鞋,冰刀是直的,长度大约有40厘米,刀比上面的鞋长出一大截,可以滑得快而稳;冰球鞋,冰刀也是直的,但是比较短,大约三十厘米长,便于打冰球时急转弯、急刹车;花样冰刀鞋,冰刀短,头部是向上弯曲,而且带锯齿,可以做各种花样动作,冰刀立起来还可以在冰上旋转。
穿速滑鞋的人大都穿紧身的运动服,戴毛线织的鲜艳绒球帽,围着大长围巾,身子向前弯,双手背在身后,双腿交替向后用力蹬,在冰场最外圈闪电似的飞驰而过,真是太神气了。
冰场中间是花样滑冰的舞台,他们做着一些优美而高难的动作。一会儿正滑,一会儿倒滑,一会儿旋转成8字形,还能一跃而起,在空中转圈儿,轻松落到冰面继续滑。冰场上总播放乐曲,这时就有男女朋友在冰面上跳交谊舞,两人的动作配合十分和谐,刀刃在冰面上滑出与乐曲节拍一致的哗、哗、哗轻柔的声音。
那时我有一双花样滑冰鞋,每次去滑冰,都是把两只鞋的鞋带拴在一起,背在肩上,一只在胸前,一只在后当啷着,这是当时去滑冰场的“标配”。到了北海漪澜堂,有专门磨冰刀的摊位,冰刀用一段时间不快了要打滑,所以有专门的磨刀师傅,双手拿着冰鞋的两头,在砂轮上磨,火花四溅,发出“喳、喳”的刺耳声音。
我当时的水平也就只能穿上冰鞋跑,不会做花样动作,有时也要摔倒,滚得一身冰碴子。回到家总有长辈笑眯眯地看着我问:“今天又摔了几个跤啊”?虽摔犹荣,乐此不疲。
(《北京晚报》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