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学生就业从包分配逐步过渡到了自主择业。过去某个阶段,因为当时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实属凤毛麟角,所以“高学历”在就业市场就代表着高能力。但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经济发展、市场变化和青年群体特征的改变,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以“高学历”为定义的“高能低就”现象越来越明显。
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显著增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约为3611人;到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5467人,也就是说,截至目前全国约2.8亿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而这些都是在短短20年发生的变化,这种高速增长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成果,保障了发展的动力问题,是“人口红利”的重要体现。另外,受高等教育的公民数量增多有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但是,就业市场中的职位数量无法完全消化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职位需求也与毕业生的能力存在结构性差异,这就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竞争力弱,无奈选择“低就”。
经济发展、政策改革、产业结构变化导致求职市场需求变化。中国的政府机构、国企央企等是高校毕业生从业的主战场。近20年里,政府企业(尤其是国企央企)在选人用人上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从之前的直接选拔变成了“逢进必考”。这一变化营造了相对公平合理的选拔机制和竞争环境,但同时也使得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变得更加困难,一些高校毕业生不得不被迫选择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从产业结构变化上看,中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互联网的发展下也出现了一大批新兴职业,例如网络主播、直播带货、游戏解说等。这些新职业目前暂时被划分为次要劳动力市场,而且这些职业往往被认为“缺乏社会地位”,进而被归入“低就”的行列。
青年在择业时自主意识变得更强。由于物质生活的富足、独生子女家庭出身、海量信息的涌入等,“Z世代”青年从小经历的压力确实较前人变得更大,例如当下的“鸡娃”现象。对他们而言,过度的压力反而会使人产生回避心理,即使个人有能力也可能主动去选择更能驾驭的环境和工作,产生个体主动选择“低就”的行为。
因此,可以说确实存在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选择去竞争压力更小、更容易驾驭的地区、岗位工作,但这并不一定就是人才的浪费。因为只有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进入社会各个领域,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人民论坛》2021年9月下 庄玉琳)